成为富一代[年代] 第49(2/2)
“范亚娟,你和孩子休息,明天我们在说话。”
这题李大嘴会。
王桂花将村里看热闹的一众婆婆婶子们请走,留下范亚娟和大毛二毛三毛在家。
王大河王桂花王东智张大红四个人赶紧走上来,等车一停稳,大毛先上车,昏昏欲睡的二毛三毛也醒了。
二毛三毛没洗脸就爬上炕睡了。
二毛看到爷爷奶奶大伯大娘先喊人,一下从座位上起来,太好了, 有人来接,今晚上他们不用住别人家可以回自己家了。
“你爸爸出任务去了,我们就回来了。你爸爸说这次任务得去好久呢,你别说出去。”
“你五叔说,你爸爸特意打电话了,你林爷爷专门村里通知我们的, 你们先头寄回来的东西, 我们都收到了。”
王东辉不给她钱,又不管她,娘家跟她要了好几趟粮食没给,都是一样的女子,凭什么范亚娟可以过得这么好。
“嗯。”王东林沉声应道。
“范亚娟,别发呆了,我们赶了两匹马在杏花家等着呢,你咋拿了这么多东西回来,不会把老二的家当都搬回来了吧!”
王大河和王东智把重的东西马背上绑好,五个大人一人背了一背篼,趁着天色赶紧往回走。
“我想着割麦,分麦子怎么也得回来,你学习怎么样?那欺负你的人还欺负你吗?”
有人也想,就算村里待着,也跟大家不一样了!
却不知村里对她的议论才刚刚开始。
王东林给王东胜打电话让他通知家里,去车站接人,转头收拾好行李也出发了。
拖着这么多行李, 经过4天的日夜赶路,范亚娟二毛三个当天下午4点多到了镇上,大毛和爷爷王大河大伯王冬智还有来看热闹的张大红和王桂花背着背篼等在车站。
张大红帮忙背包,二毛三毛靠着休息看行李,五个大人来回两趟才将东西背到杏花姑家。
范亚娟笑着和儿子小声说,尽量的打起精神。
杏花侯勇后面也帮忙背了一趟,两夫妻还做了饭,范亚娟三个各吃了一碗酸菜杂面拌汤,给两个孩子一人一双袜子。
“她又白又胖,我估计重了有十来斤,脸圆圆的肉嘟嘟,穿一身军装改的新衣裳。”
李大嘴回到大场上就跟队长媳妇说:“我刚刚去看了,范亚娟拿回来的都是新鲜货硬硬的,我摸了一下还有锅碗瓢盆那些。”
“听王桂花说,范亚娟只做三顿饭,跟着部队天天大米白面的吃,不胖才怪。”
“爷爷,我妈妈在这个车上, 你们快来!”
王桂花和二毛三毛说话, 摸摸小三毛的脑袋, 发现两个小家伙又长个子了, 二毛已经是个律条条的大姑娘了。
“爷爷奶奶,大伯大娘,你们怎么知道我们今天回来,我妈妈还说不行今天就住到杏花姑家去呢。”
二毛三毛趴在窗子上向王东林挥手,范亚娟也从窗户里探出头跟王东林挥手,火车渐行渐远,范亚娟靠着窗户思绪不知道飘到哪里。
有人就觉得这说话的人傻不傻,好好地享福不享,回来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活!
“那不能吧,看范亚娟的架势,连锅都搬回来了,她肯定要在村里待着。”
回到家,已经八点多了。
“好,那你睡去吧!”
“这次回来是不是办手续的?”有人猜测着。
“范亚娟人呢?”没好意思跟着去看的人问,“人变了吗?还是老样子?”
大毛把脸盆和脚盆的水给范亚娟倒好,就跟她说,“妈妈,你洗了早点睡,明天我们在说话,明天星期天我不上学。”
“二毛那个子都快赶上范亚娟了。”梅花婶笑着说,“明天,你们谁和我一起去范亚娟家看看她都带回来什么好东西?”
“妈妈,你们终于回来了,这都快考试了,我还以为二毛三毛要在部队读书。”大毛门口烧热水一边说。
两口子嘀嘀咕咕说了一晚上的话,第二天早起王东林请假把范亚娟孩子送上火车。
“没有,我很好。割麦还得二十几天呢。”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一言难尽,回去路上说吧。二毛三毛为了坐车还没吃饭呢。”范亚娟摆摆手,拖着手里的大包。
范亚娟洗了脸,泡了脚步,又给二毛和三毛擦了脸,回来倒在炕上就睡着了。
“她拿锅碗瓢盆干啥?”
“谁知道,她可能云城新买的吧。”
躲出来的李桂芝默默地听他们说范亚娟享福了怎么怎么的,越想自己越心酸。
张寡妇听得一肚子酸水,只希望玉书能好好学习考个好学校,将来有出息。
王大河和王东智张大红帮忙从车上将大包拿下来。
二毛三毛看着脚下大包大包的行李,听爸爸说他用不上,妈妈把家里能吃能用的都打包带回去,包括新买的锅碗瓢盆等。
范亚娟有些不好意思, 更多的是看到公婆妯娌受宠若惊, 她本来想着先寄在杏花家里,明天赶了队里的马来驮。
“妈妈, 你们可回来了!”大毛看到班车飞快的跑过来, 一跳一跳的朝着车上看,对上范亚娟的视线,大毛兴奋的喊道。
◎新衣裳……◎
两个人惊喜的叫哥。
“那回去路上再说。天色不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