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295(4/5)
“可是现在,离建义已经过去很多年了,内贼也好,外敌也罢,一个个地给我们消灭,这场天师道之乱,也走到了尽头,明天这一战打完,包括后续的追击残敌,不出意外的话,半年之内,我们大晋能彻底地安定,我打算休兵几年,恢复国家的生产,让饱经战乱的百姓,能喘口气。而这,需要从我们京八党作起,我们要为恢复天下太平而努力,一段时间内,维持军团分镇各地,为北伐作准备的模式是可行的,但是,北伐成功后,我们再也不能继续这样兵为将有,割据一方了,京八党说到底是一个私兵集团,这和长治久安的军队为国家,为朝廷所有的原则,是相违背的,早晚也得彻底改过来。”
刘敬宣叹了口气:“寄奴啊,你说的道理没错,我也很支持你,我的军团,你说交我就交,眼皮也不眨一下的,但是其他人未必这么好说话了,尤其是希乐,你既然规定了京八党的这个原则,就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脸。毕竟,京八党的兄弟才是你的基本盘,离了他们,这个天下你坐不稳的。”
刘裕摇了摇头,正色道:“阿寿啊,你此言差矣,真要说我的基本盘,那是天下万千的百姓,而不只是军中的兄弟,如果我只为了京八党,那就可以放纵兵为将有,世代割据这种事,可以纵兵掳掠,让天下百姓被迫为将士们劳作,但这样的天下,不会持久,因为当兵的永远远远少于当平民百姓的,历朝历代,这种世兵军户制,到最后全都要崩溃,不就是因为军户制的后代,往往会厌恶军事,不愿从军,而一旦失去了对普通百姓的武力压制,那就无法维持了吗?”
“以前春秋的时候,是靠着将士们,能打仗的部落族人们后面变成国人,变成士族,以这样的方式来转军为士族,通过控制文化,政治来继续掌权,但这一套,在后来战国时的各国的变法面前,不堪一击,我一直反对的,就是那种明明没有能力,而占着位置的行为,无论是世家还是京八党,这都是取死之道,最后的结果,给那些压制的对象揭杆而起,或者是被外敌入侵而无法抵抗,最后国破家亡,难道对子孙后代就是好事了?”
刘敬宣咬了咬牙,沉声道:“这些道理我明白,但你如果是真的想要取销京八党,只怕会有强烈的反抗,就是现在的兄弟们,也未必会追随你了,这件事,你一定要慎重才行。”
刘裕微微一笑,说道:“我当然要慎重考虑,所以我需要你的支持,如果你肯作为老将大帅,率先响应交出军团,那希乐,长民这些人,也会有所顾忌,至少,军中主将功成身退,到朝廷为官,这也是给京八兄弟们一条出路,只要明确这军队是国家的,不是私兵,能让将军们世代拥有,明确这个认知,就是成功。”
京口法则平天下
刘敬宣迟疑了一下,说道:“军队归国家所有,听起来确实应该如此,但这样会带来兵将互不知晓,战斗力难以维持的问题。”
刘裕沉声道:“这个容易,就象我们老北府军,是设立大营,平时保留骨干军士,战时迅速地扩充人手,而这些扩充的新兵,是象汉时的良家子一样,每年是要经过材官试之类的军事或者是准军事操练,知道武器的用法,队列的编组,行军作战时的基本纪律,如此,招之能来,来之则战。”
刘敬宣笑了起来:“听起来是不错,不过,这得是全天下能招兵的地方,都得象京口或者是我们淮北山寨那样哦。而且,全民习武,对于朝廷来说,就会有民风凶悍,难以控制的风险,就好比京口,你这样的带头大哥,要是觉得受了欺负,连刺史都敢杀,那可怎么办?”
刘裕平静地说道:“要说民风强悍,难以制约,最强的不就是古之秦国,赵国这些国家吗,那真的是全民皆兵,个个能打,但越是这样的国家,越是纪律性严明,有秦一带,到二世上台法纪崩坏之前,从春秋时的秦国到秦始皇时期,你听说过有几次聚众作乱,对抗官府的情况?”
刘敬宣摇了摇头,脸上闪过一丝疑惑的神色,转而变得兴奋起来,显然,这个问题也是他一直想了解的,只听他开口问道:“是啊,我也一直奇怪这个事情,你能帮我解答一下吗?”
刘裕微微一笑,说道:“如果是民风强悍,一言不和就开打开干,这种最多是一勇之夫,匹夫之悍,靠个人的武勇,是无法对抗朝廷,官府的,因为人数上相差太多,我之所以在京口的时候就能去刺杀刁逵,不是靠我一个人,而是靠了上百的京口汉子,此外还有刘毅这些从外地帮派招来的部下,加起来数百人,才可以直接攻击刺史府呢。”
“而让我们这些人能团结在一起,敢杀地方大官的,不是因为当时我刘裕的个人魅力,而是基于京口法则,那套从司马睿开始就定下的规则,我们京口人当兵,承担保家卫国的义务,流血流汗,换取朝廷对我们这里不得随意干涉插手,更不能如对待其他地方的普通民户那样,欺男霸女,掠民为奴,甚至公然地侮辱我们京口人,若如此,别说一个身为刺史的刁逵,就算是皇帝老子来了,我们京口人也照杀不误!”
刘敬宣哈哈一笑:“痛快,好男儿当如是也,我们行走天地之间,是顶天立地的汉子,皇帝也不配决定我们的人生,甚至于生死,京口法则也好,淮北规矩也罢,就是我们这些人的立身之本呢。”
刘裕点了点头,正色道:“当然,这些法则,也是前辈,祖先们和当时的皇帝,官府定下的契约,我们去杀刁逵也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在祖逖将军,在这个一手建立起京口的前辈名将面前起的誓,因为他当年北伐之前是允许部下去洗劫,打伤那些看不起他们的京城高官的,这就是对于我们京口人,对于为国征战的将士们的尊重,也是京口法则的由来。我们是以这京口法则去诛杀贪官污吏,以正世间风气,而绝不是聚众谋反,所以说,这种规则,才是把一盘散沙的武夫,乡勇们给凝聚起来的内核所在。”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