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324(4/5)
“可是推恩令一出,所有的世子们,不管是嫡子还是庶子,都可以分一块父王的封地,嫡子可以继承父王的爵位,继续占有这些地,而庶子们如果无爵,那死后这些地就收回国有,以这种方式,汉武帝可以迅速地把绝大多数属于汉朝宗室亲王们的封国,收回国有,重新设立郡县,以朝廷委派的官吏进行治理。其实,这招在秦朝时也被用过,商鞅变法之所以成功,就是在于严厉地打击了秦朝宗室贵族的利益,把这些宗室田地收回了国有,以此作为收买秦国庶民的本钱。秦国之前的百年时间,几代公室作乱,弄得国家差点灭亡,所以商鞅此举,得到了秦孝公的坚决支持,但副作用就是秦国的宗室从此一直无力。”
“一直到胡亥登基后,这种削弱宗室的做法,到了极致,胡亥杀光了自己的兄弟姐妹,以确保自己的皇位不受来自宗室的威胁,却也因此成为了给赵高随意玩弄直到杀害的傀儡。汉朝有鉴于此,加上开国时的几个异姓王作乱,给刘邦除掉,所以刘邦开国时分封自己的子侄成为藩王,分镇各地,虽然这样确保了刘汉政权的稳定,但也让天下有走周朝老路,重新分裂的风险,七国之乱,就是这种分封制度,结出来的一个大恶果。”
青龙沉声道:“是的,这些历史的教训,不断地重复,直到汉武帝用了推恩令,彻底地解决了藩王作乱的问题,不过,这些扯得有点远了,秦汉的军制变化,士族作为整体和庶民为主的军队之间的关系,我想听听白虎大人详细说说这个。其实,这个军制方面的转变,我也不是非常了解,很想听你理一理顺序。”
白虎点了点头,正色道:“秦军其实是以关中的老秦,或者说庶民为主体进行征发的军制,经过了商鞅的变法后,迅速地以老兵还乡后担任的基层吏,按军队的那套组织模式直接套用在平时的生活中,平时为民,战时为兵,五户一保,战时就是出五个丁男结为一伍,一村则往往百户成为一队,以一百夫长,也往往是村长或者是村里三老之一来带队,打完仗后,立功最多的人得爵也高,回去之后往往可以继任村吏,这首先就决定了村长为了保自己的吏位,得带头上阵或者是让子侄从军,有这个积极性,那秦人征发的动员力,就非常强了。”
朱雀笑了起来:“是啊,你前面说过,这些庶族地主,或者说秦吏,在地方上都是一手遮天的角色,平时横行乡间,若是让别人顶了自己的位置,那会给清算得很惨,就算冲着这个,他们也得积极响应,带头参军,真真是保国护家啊。”
秦国之崩缘于军
白虎平静地说道:“是的,但当带队军官是有足够的好处的,全队在战斗中的斩获,都会算到他的名下,比起个人去斩首得功,要有利地多,所以除非是打了败仗,或者是战死沙场,不然的话,打完仗后,这村官之职,大概率是能保下来的,甚至可以得以提升,如果是能给自己的其他子侄再挣新爵的话,那就有到他乡为吏,占新的地方的好处了,所以其实秦军将士,有不少是通过战争而开枝散叶,能到异地占据地盘为吏,这才是他们热衷于战争的动力所在。只不过,这套模式是需要秦国不停地对外战争,占据新地盘。”
说到这里,白虎顿了顿,继续道:“而且秦国一直是有新地吏的政策,就是攻下的地方,以秦人为官为吏,所有的当地百姓,都要强制迁走,到关中之地分配到各个村子里,有很多甚至是以奴仆的身份,成为一些村落里的最下等之人,同时,迁移一些关中百姓的次子,三子等人,到这些新地成为边民,给与土地,赋税方面的优惠,甚至是分配战俘女子为妻,为他们生儿育女,这些在边境的新迁百姓,就类似于边民一样,半兵半民,承担战争风险的同时,也会得到远比秦朝普通百姓要好的条件。”
朱雀的眉头一皱:“新地政策我听说过,还研究过,不过因为秦国史料的缺乏,知之不多,原来我只以为要把新地的新征服百姓迁走,但我以为这些地方只留兵,不留民,形同空地或者是拉锯缓冲区一样,却没有料到,居然是还要从秦国本土迁人过来呢。”
白虎微微一笑:“其实就跟后世里的迁豪强大族,游侠儿这些去边塞守边一样,一般来说,非嫡子的年轻人,会成为巨大的不稳定因素,他们分不到嫡子的土地,官爵,但又有出去建功立业的冲动,所以在家中有嫡子继承家业的情况下,他们从军征战,打下来的地方,就不一定要再回去了,而是留在当地落叶生根,虽然这些地方有面临敌国反扑打回来的风险,但当地有成熟的耕地,还有秦国给的各种优惠政策,尤其是发配妻妾妇人,要知道,在老家能娶妻生子,不是容易的事,所以这点对于秦人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于是,半军事化的这种新地村落,屯垦,坞堡,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后世的各种坞壁堡,其实都是从这种边塞屯堡演变而来,因为是兵家必争之要地,所以他们在传统的村落周围,建立长围,设立哨塔,遇敌来袭则放弃外面的田地,退入屯坞之中防守。等待本土的大军来援,秦国在商鞅变法后的百多年里,一步步地侵吞河东和中原的地盘,就是用了这种手段。”
朱雀笑了起来:“可是把人派到这种边地,非常危险的战地,就不怕有些人想要叛逃敌国吗?”
白虎摇了摇头:“偶尔会有叛逃的,但整体上来说,相比庞大的新地移民,还是极少数,朱雀大人,你想想吧,这些地方本就是秦国打败敌国,从敌国手里抢来的地方,这本身就证明了秦国强过别国,那谁会傻到不站在胜利的秦国这边,却要去投奔失败者一方呢?何况新地军民,很多是有几年的免赋役期的,土地产出全归自己,就算跑到敌国,也不会有这样的优惠政策呢。”
朱雀点了点头,长出一口气:“原来如此,迁走原来的百姓,是为了防止这些人心中不忠,或者是跟敌国还有亲朋好友间的联系,走动,所以干脆迁其远离,彻底断绝这种来往的可能。这样一来,秦国的百姓,人口,土地是不断地增加啊,可是增加的人,不是奴隶就是庶人,不太可能得到爵位,或者说不太可能马上得到爵位,这就是你说的,天下的庶人和士族的数量对比,越来越拉大了。”
白虎微微一笑:“是的,这其实是秦国的一个弱点,因为秦国对于基层吏员的要求,只需要做到抽丁收税,实控民户这些,并不需要他们有太多的文化,唯一要学要背的,是秦朝那些用来惩罚百姓的各种刑法条例,还有那些可怕的处刑过程,这就让秦国成为虎狼之邦,基层的吏员们没有文化甚至完全不识字,也不需要士族的庶子过来担任村级吏员,所以,秦法在关东之地,尤其是在那些由下等士族和庶族地主们控制的乡村,很难施行。”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