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339(1/5)

    老祖沉声道:“这就是刘裕的利害之处,他能给人希望,而这个希望,是现实的好处,到了江北这安全之地,分到了国家给的土地,成为了自耕农,又因为从军助战,可以免除几年的赋税徭役,那百姓就可以积累下一些产业,不用象在吴地的时候,处处依赖于世家地主,而且,刘裕以村为单位,让百户左右的村民能在一起耕作,互相帮助,这就能形成一个个小型的庄园,做到自给自足,以前世家大族可以控制庄客佃户,其实是吃准了这些单独的民户,在生产效率上无法跟集体化的庄园相比,可是刘裕通过国家和官府的介入,能把百姓象军队一样组织起来。”

    说到这里,老祖顿了顿,继续说道:“这些村子里的百姓,是来自各地的,按说本不认识,也难形成合力,这也是世家大族们一开始没把他们放在心上的原因,但这些人因为一起投军,或者至少是一起当民夫向前线运输,从而成为了伙伴,战友,相互之间也有了感情,回到家里后,就可以在一起取长补短,共商农事,这就有了合作的基础,现在在江北,这样的村子有几百个,完全给刘裕控制在了手中,成为了他可靠的兵源,税赋的来处,没了世家大族作为中间人,抽取大量的好处,那百姓手上留的也多了,交给国家的也多了呢。”

    斗蓬咬了咬牙:“可是,派到各个村的庄头,村长们,多半还是我们世家高门的人,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控制这些人,来管理江北的这些村庄,早晚,仍然可以通过荒年放贷这些手段,逼得他们破产,卖地卖田,最后卖身为奴,这些招数,世家高门可是最熟悉不过了。”

    黑袍冷冷地说道:“斗蓬啊,不要翻老皇历了,今时不同以往,以前官府和权力掌握在世家高门的手中,最后民与世家地主斗,打官司闹到了官府,百姓是必输无疑的,而现在是刘裕掌权,他还会让世家贵族这样继续欺负百姓?这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就象老祖所说的,江南吴地庄园里的佃户,以前哪敢这样脱离世家高门的控制,成为自耕农呢,还不是刘裕给了他们这个胆子!”

    斗蓬沉声道:“刘裕再嚣张,也不过是一个凡人罢了,他不可能掌握大权直到永远,而且,刘穆之也好,王妙音也罢,他们代表的谢家,王家这些大世家的利益,也不可能一再地向刘裕退让,就算是江北之地,也早晚会以各种名义,重新被有爵位,有官职的世家贵族所掌握,现在的自耕农是因为从军有几年的免税免役期罢了,所以日子才能过得滋润,后面仗打完了,要开始交税了,碰到年景不好,有灾荒的时候,他们要活下去,就得再次借贷,难不成刘裕能满足他们的荒年需求吗?”

    “更何况兵凶战危,出去打仗的人,起码三成是回不来的,到时候家里如果失了男人,那就失了顶梁柱,剩下的孤儿寡母怎么活?不还是得跟我们世家高门来借贷吗,或者是我们再放一些光棍汉的佃户到江北,去接手这些孤儿寡母,然后这些土地,不就回到了世家高门的手中吗?刘裕打的仗越多,这种没了男人的家庭就会越多,到最后,还不是这些土地,重新归了世家高门嘛。”

    黑袍笑了起来:“还是斗蓬看透了刘裕啊,他就是要用这样的手段来压榨民力嘛,看来,我可以新编一些民谣来揭穿刘裕的嘴脸了。”

    老祖冷冷地说道:“这些土地,回不到世家高门手中的,不等他们找什么光棍汉,刘裕就能从军中找出成千上万的光棍,来接手这些土地了,何况这些田地,是国家分给丁男的,就算这个人死了,刘裕也可以把土地收回国家,再次分配,而且,你们只考虑了战死沙场的人,却没去想,生出来的人总比战死的要多,只要这些家庭有孩子留下,过几年成了丁,就又可以分到新的土地,指望着吃绝户来占地,是不可能的事了。”

    斗蓬的脸色一变:“这么说来,以后这些地方就不可能给世家高门重新夺回了吗?那他们也不可能再支持刘裕打下去了吧。”

    老祖摇了摇头:“一切都不好说,但我觉得,世家的数量是远远不如普通百姓的,天下如果太平的时间久了,刘裕可以以举国之地分给百姓,让他们脱离世家高门的控制,到时候,民心所向,世家高门还能撑几年呢?你们如果只想着坐等刘裕完蛋,怕是会失望的。”

    裂土分地止兵戈

    黑袍咬了咬牙,说道:“那看来我们的动作还得加快才行,要是这回老祖能借着徐道覆的躯壳,把刘裕干掉,那就是皆大欢喜,刘裕一死,一切都会变得美好起来,但若是刘裕不死,而天师道也完蛋的话,那后面只能靠煽动百姓,来制约刘裕了,不过听老祖你的意思,似乎对此并不看好?”

    老祖点了点头:“是的,因为以前历代的野心家想要篡权夺位,都会许诸如均贫富,等贵贱之类的美好愿望,但实际上真正能得到这些好处的人,是极少的,绝大多数的普通百姓,是当了马前卒,打下江山后,仍然是做回普通百姓,虽然比乱世的时候过的要好点,但仍然是做牛做马,谈不上幸福可言。”

    “当然,历代天下大乱,都会死掉大部份的人口,王朝初创之时,地多人少,能活下来的人,往往能分到比前朝更多的土地,而王朝初期也会休养生息一段时间,不会发动对外的大规模战争,所以说,还是有几十年到上百年,相对不错的日子能过的,只不过,过得再好,也仍然是百姓而已,那种士族的可以不用生产劳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好日子,是不用指望的。”

    斗蓬的眉头一直紧紧地锁着,听到这里,才说道:“老祖你的意思是,经历了天师道之乱后,晋国也是如同乱世入治世一样,人口损失半数,地广人稀,所以刘裕可以趁机把大量的闲置土地,尤其是给天师道之乱波及严重的荆州,江州这些地方的土地,加上之前的江北之地,大量地拿出来分给百姓,诱使那些原来拥挤在吴地八郡的世家庄园里的佃户农夫们,都跑出来拿地,编户齐民,成为直接被官府朝廷控制的人,对吗?”

    老祖正色道:“是的,这才是刘裕真正想要做的事,要人人平等,那也得先有人才行,大晋这百年来,人一直有,但并不是官府,朝廷所能控制的,而是让吴地的世家高门牢牢地控制住,再就是荆州的藩镇军阀,也是控制这些本州郡的百姓,截留了这些地方的税收,这种情况,即使是到建义之时,也没有什么改变,因为荆州的,豫州的,江州的百姓,是控制在刘毅,何无忌他们手中,荆州虽然最后落到了刘道规的手中,但一来时间太短,二来他也没法控制荆州的本地土豪,只能与之合作,让这些本地豪强地主来代管荆州的民户,就和刘裕需要通过吴地的世家大族间的合作,来掌握吴地起码的支持一样,老实说,这些只是交易,刘裕和刘道规能从扬州与荆州,收到的税收与人力,不足本应该收到的五分之一,这也是他们仍然受制于世家,士族的原因。”

    “之前的刘裕,只需要保持北府军的规模,维持一支可以打仗的军队,但这支军队,连军粮和辎重补给,都要捏在人家手中,从北伐南燕到这两年与天师道的作战,刘裕应该是受够了,这回他终于成功地要消灭天师道,一旦成功,他的威望会如日中天,在这种情况下,完全可以借着天师道之乱后,要重新安排各地官吏,赏赐有功将士,安抚战后百姓的名义,把除了吴地之外,从江北到荆州的大片地区,实施他的新政。”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