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345(3/5)
黑袍冷笑道:“刘敬宣也许会同意,因为在他看来,辟闾道秀是自己的战友,好兄弟,是可以完全委任治理青州的帮手,但是刘穆之绝不会这样看,在他看来,辟闾道秀仍然是齐鲁之地的豪强,只不过是想借着晋军之力,来消灭掉原来的老豪强,自己上位,一旦让他如了愿,那以后就是尾大不掉的青州霸主。再一个,南方的天师道之乱还未平定,北方的北魏,后秦还有重兵在边境一带,随时可能入侵,镇守青州的北伐军,正在大量地撤回南方,青州本身兵力空虚。”
“在这种情况下,要是因为大规模地诛杀清洗老豪强家族的势力,将之连根拔起,那就会造成齐鲁之地的全面内战,就算这些老豪强不敌青州的晋军,也可以向外部势力求援,上次已经因为司马氏宗室的叛乱弄出个尾大不掉的司马国璠一党,搞得豫西北鸡犬不宁,要是再为了辟闾道秀的个人野心,把整个青州好不容易有的安定局面破坏,那就会坏了刘裕的大事,所以,刘穆之只是诛杀了十几家叛乱家族的首领,并根据他们的指认,杀韩范,封懿,高昌伯这几个大家族的族长,却放过了其他大量的旧豪族地主。”
斗蓬点了点头:“就和你说的一样,为了震慑人心,为了惩治叛乱,刘穆之即使明知韩范,封懿等人是冤枉的,并未参与叛乱,但还是杀了他们,这其实也是惩罚韩氏,封氏,高氏这些家族以前在外敌来袭之前,一看形势不对就率先投降外敌的行为,从西晋末的石赵时期到慕容德入侵,哪怕是之前北伐时一度收复青州的时期,莫不如此,如果不通过这种手段树立晋国的威严,那下次青州遇到强敌入侵时,这些人还是会再次迎敌入主的。”
“只不过,刘穆之同样需要安抚大多数的本地豪强,让他们知道晋国在此地不会象以前的那些屠伯一样,无差别地乱杀,首恶必除,胁从不问,牵连之事不会太广,所以点到为止,也是警告一下辟闾道秀等人,不要借着晋军的势力,行清洗其他家族,自己得好处的事,最后骂名让晋国官府承担,而他们自己却不会招惹什么骂名。而且,最后的搜捕韩范,封懿等人,包括行刑处决之事,也是让辟闾道秀等人亲自动手的,还大举公开赏赐了辟闾道秀等人搜出韩范,封懿他们下令指使叛乱信件的罪证之事,就是要让他们手上沾血。以后韩家,封家和高家要寻仇,也是首先冲着辟闾家他们去。”
老祖听到这里,长舒了一口气:“这些事情,我其实并不是太清楚其中的细节,不过斗蓬尊者是亲自操纵了前后的整个过程,那应该说的是很清楚了,这么说来,你跟辟闾道秀,现在也应该有点联系了吧,那些个仿造韩范,封懿等人笔迹的信件,不太可能是辟闾道秀能弄出来的,应该也是你的杰作吧。”
斗蓬微微一笑:“当然,这些信件本就是我运用了神盟的法力,亲自制作的,然后收买了早就潜伏在韩范,封懿身边的家丁亲信,送到了这些分支庶家那里,让他们信以为真,以为韩范和封懿他们早已经暗通后秦和天师道,只等晋国大军一撤,强援就会杀到,到时候他们在山中的坚持,就必会成功。”
“除此之外,我还动用了一些慕容垂之前在青州留下的藏宝和军械,让这些叛乱的家族取出,以此作为对抗官军的武器,所以这么一来,刘穆之他们也可以说是人赃并获了,不处理都不行,只不过,我没有料到刘穆之居然可以只杀韩范,封懿和叛乱家族这十几家,其他人就这么放过了。”
老祖的眉头一皱:“是不是刘穆之查到你活动的线索了?那些个送信的亲信,都处理掉了吗?”
斗蓬平静地说道:“早就按照神盟处理的标准程序,让这些个信使密探们人间消失了,而韩范和封懿他们家也没有等到这些人的回归,还以为是这些人趁机投靠辟闾道秀他们了呢,最后有了这些人的口供,还有军械,藏宝,信件这些物证之后,我就让这些人在牢中暴毙,来个死无对证,刘穆之可能会觉得有问题,但绝不会想到我们天道盟,只会以为可能是辟闾道秀想要嫁祸于人呢,而辟闾道秀也会以为这是刘穆之为了不阻止事情的扩大,而杀人灭口,这两边已经生出了猜忌之心,我认为,这会是以后我们可以利用的一点。”
散兵归农复生产
老祖点了点头,正色道:“这是个不错的思路,但是仍然不足以在青州挑起大规模的叛乱,就算你有办法让辟闾道秀反了,也只不过是他本人和他的一些亲信,那些他收编过来的军队,丁壮,好不容易有了太平日子,为何要跟着辟闾道秀一起谋反呢?辟闾家之前在青州的势力几乎完全瓦解,只剩下数百族人,若不是靠了晋国北伐大军的势,是打不回来的,而那些来归降的人,说到底是归顺的晋军,投降的刘裕,刘敬宣而已,可不是冲着他辟闾道秀来的。”
斗蓬点了点头:“是这样的,所以,在青州这里下手,还需要时日,现在刘穆之搞的那个蓝翔吏校,从一开始招收各地的士族,经过培训治政之事后下放到各县各乡村为基层吏员,但因为青州本地豪强的集体反制,让他们政令不行,甚至是犯法渎职而被迫取销,现在这个吏校里,一多半是青州本地豪强的子弟,他们有了这个培训毕业之后的合法身份,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回乡为吏,继续把权力抓在自己家的手中。”
“可是这和刘裕的设想是根本冲突的,刘裕要的是大一统的天下,要的是中央集权,令行禁止的治理,绝不会再允许出现这种地方割据的势力,于是在他处理了天师道之乱后,必会重新在青州把这个蓝翔吏校整顿,保证足够的异地士族进入这个吏校,毕业后外放为吏,这就会和青州本地豪强的利益起了冲突,到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再作文章了。”
“再一个,就是刘敬宣没有参与这回的岭南追击战,而是率部回了青州,在弟子看来,这绝不是对外的防御之举,因为在最艰难的时候他都没有回青州驻守,这种胜利之后反而回去,恐怕是有新的动作,要说带兵清洗和镇压青州豪强,恐怕也不可能,因为这一年来他们不象去年那样有人叛乱,那么我认为,刘敬宣回去后,恐怕是为了整合青州驻军,要精兵简政,同时,本人会交出青州刺史和驻青州军团大将的职务,以带头作为裁军的表率。”
黑袍的眉头一皱:“裁军?刘裕真的愿意吗?好不容易趁着灭天师道之乱,而有了二三十万的大军,这股力量正好用于接下来的西征谯蜀或者是北伐后秦,不是正好吗,军队一旦解散,再想召集起来,可就没这么容易了。老祖,您认为我说的对不对?”
老祖的眼睛微微地眯了起来,说道:“这点上,我同意斗蓬尊者的说法,自刘裕建义以来,这七八年的时间,几乎是无年不战,只不过是战争的规模和烈度有所区别而已,但总的来说,长久,持续的战争,让整个东晋有了沉重的负担,尤其是北伐南燕的这三年以来,全国上下经历了惨烈的战乱,大部分的壮年男丁都给强制入伍,或者是从事支援前线的任务,大片的农田荒芜,田地产出急剧下降,若不是之前两年有点存粮,若不是吴地的世家大族仍然保持了一定的生产能力,刘裕这仗,早就打不下去了。”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