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370(5/5)

    黑袍点了点头:“这比干说得也有道理,虽然说扩张最后还是需要人丁,但是以谁为主体,以谁为核心,还是要明确的,上古之时,部落之间的冲突,多是杀戮对方的男子,留下女人,为部落生儿育女,生下来的就是族人,不被看成异族血脉,比干要的,恐怕就是如此吧。”

    斗蓬勾了勾嘴角:“杀男留女是常规做法,不过,商朝的男子一直在四处征战,恐怕也没有上古部落这种枪手,一直在国内繁衍后代,纣王想要直接让恶来这样的东夷部落效忠,从此成为商人,步子迈得大了点,但出发点是不错的。如果一个国家,对于祖先,对于祭祀的重视程度,超过了正常的农业,手工业生产,那早晚会出大问题,就象老祖说的那样,时间越长,祖宗越多,要供奉的神明也越多。最后只能是负担不起呢。”

    老祖平静地说道:“没有办法,因为商朝的子孙后代也越来越多,贵族更是多子多孙,要安排自己的子孙后代做事,不用吃苦受罪地从事生产劳作,也不用冒着性命危险上阵杀敌,那最好的办法,一是做官,二是当祭司,贞人,可是官位的数量是有限的,祭司的规模却是可以随着祖宗越来越多,而扩大其数量,越是祭祀频繁,越是可以让祭司,贞人的需求量越大,这到了纣王之时,已经成为尾大不掉的事,庞大的祭司和贞人集团,已经成为国家的沉重负担,为了满足他们的祭祀需求,就得到处捕猎人牲,与天下为敌,所以,纣王真正的对手,已经不再是周国,或者是四夷,而是国内的贞人贵族们,这也是他最后负天下之骂名,就算放过周国,也要杀比干的原因。”

    黑袍叹了口气:“这么说来,纣王还是太急了一点,杀了比干,得罪了全国的祭司和贞人贵族,他们转而要拥立武庚,以取代纣王了吧。”

    允诺让位求儿和

    老祖点了点头,正色道:“是的,当时就是这样的情况,姬发敢于在被纣王设伏一年后,就这么快地卷土重来,也是因为完全掌握了商朝内部的情况,知道商朝贵族有意去立武庚取代纣王,而纣王也多少对此有所察觉,所以加紧攻打东夷,想要用东夷的兵马,象恶来这样的赢姓诸侯,来平衡商朝本土势力,最好是能做到东征东夷的商朝军队,加上恶来这样的东夷军队,反过头来以后清洗商朝本土的贵族,打消掉比干,武庚这一系的保守系力量,这样能实现纣王的一家独大,从此再不用受制于人。”

    “但是姬发不给纣王这个机会了,他其实根本也不算退兵,那些盟国的军队并没有回到本国,而是留在了周国境内休整,一旦听到商朝的东征大军再次讨伐东夷,只有恶来带着万余左右的东夷部队驻扎在朝歌附近休整,姬发知道机会来了,于是倾国之兵出动,渡过黄河,直接从并州这里南下,扑向了商都沫邑,这里,被后世以音翻译成为牧野,也就是现在两军决战的地方,纣王手上真正忠于他的王师直系也只有一万五千人左右,加上恶来的一万东夷部队,还有三万多是武庚和其他贵族的族兵,纣王也知道这些人靠不住,哪怕是亲儿子,身为太子的武庚,在诛杀比干的过程中也几乎与他父子反目过。”

    斗蓬突然说道:“我看这些上古的卷轴,有说武庚太子为了保老师比干的命,不仅在纣王的宫殿前长跪七天,还提出愿意以自己的性命来换取比干的性命,最后也没有成功,从此武庚直接回了自己的封地,再不见纣王一面,甚至连纣王要他出兵东夷的事,他也完全不管不顾,有数十家贵族和贞人祭司响应他,与他同进退,纣王曾经一怒之下甚至考虑过出兵攻打武庚,但后来在费仲,飞廉这些大臣的劝说下,还是停手了,纣王让自己的另一个儿子盘石,带兵进攻东夷,为他积累军功与声望,准备有朝一日,让盘石带上得胜之师和东方大军,回来取代掉武庚。”

    老祖点了点头,说道:“是的,当时就是这样,纣王自己率军坐镇朝歌,防御周国的同时也是监视武庚,邪天帝与他同在,这给了纣王底气,而且也觉得姬发差点中了埋伏,狼狈逃走,短期内不敢再来,可是,他还是上了姬发的当,那些他派去周国的探子们,传回来的都是姬发故意给他们散布的假情报,比如各诸侯的军队回国,周军解散,回家务农,短期内不可能再度集结,可是姬发却偷偷地让诸侯大军在并州召方,虞国等地秘密集结补给,自己的虎贲军也一直整装待发,等到盘石的大军远去数月,来不及回头之后,姬发突然征召国内的大军,以虎贲军和八大诸侯的军队为核心,以周公和召公二族的族兵为两翼,就这样直扑牧野而来。”

    “纣王在大惊之下,无奈只能一边率领自己手上所有的军队出击,一边派使者到武庚那里,晓以大义,告诉他商朝若灭,他们父子都会死无葬身之地,或许微子启这样的贵族宗室以后可以保留,但武庚作为他纣王的儿子,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姬发绝不会容他继续在这个世上存在,若武庚这回肯召集保守派诸侯率兵勤王,力保大商,纣王允许一定会保留他的太子之位,让他登基,甚至可以在牧野之战后,以武庚立的军功为理由,禅让大王之位给他,到时候武庚成了商王,就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为此,纣王还不惜在邪天帝等神明的面前发誓,若有违背,教他不得好死。”

    黑袍咬牙切齿地说道:“纣王已经让步到这个程度了,这武庚还是不肯出手,真的是毫无人性,更是没有脑子啊。难道周国能给他的更多吗?纣王可是在神明面前发誓会传位于他,这总不可能有假,因为在大商,骗谁都不可以骗神,那武乙骗了邪天帝,不就给雷劈死了吗?”

    斗蓬冷冷地说道:“纣王在情急之下所说的,未必是真,就算说是禅让给武庚,但只要做好足够的布置,比如说大军交给盘石,让盘石带着东征大军,再加上商朝的王师和恶来的东夷部队回来,一样可以夺位。当年夏启就是用这样的套路,大禹嘴上说让位给伯益,但军队尽在夏启手中,最后伯益也只能再次禅让给夏启,这种权力的游戏,纣王这种老狐狸是精熟的,武庚身边看来也有高人指点,让他没有一时冲动,完全就相信了自己的父王。”

    黑袍恨声道:“什么高人低人的,不就是微子启这个叛徒吗?纣王再怎么也是他的父王,不信自己的父王,却去相信叛逃敌国的奸细,相信与自己国家血海深仇的周人,这不是脑子不好使吗?”

    老祖叹了口气:“只能说,比干之死,对武庚的打击太大,他已经认定了纣王是要毁掉商朝的所有规矩,自己肉身成神,然后成为永恒的主宰,不仅是自己,就连盘石,也不过是他手中的工具而已,用自己安抚国内的旧势力和保守派贵族,用盘石去征战东夷,把东夷方国收伏,最后都还是得听纣王的,就连邪天帝,他也想早晚取而代之。”

    “所以武庚盘算再三,还是先答应出兵,但是在战场上,则是坐观双方厮杀,如果纣王取得胜势则加入商军一方追击,这样可以得到纣王允许的太子甚至是禅让的大王之位,如果周军胜利则倒戈加入周军,这样起码可以把商朝作为一个大诸侯给保存下来,因为周人无法控制中原一带,必然会留下大诸侯来坐镇此地,姬发也承诺过如果加入周国一方,封地爵位依旧,那自己可以承袭商朝的爵位与中原之地,保存商国的血脉与火种,日后再寻机重夺天子之位。”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