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毒酒送我走?重生让你输成狗 第28(1/2)

    “请问殿下,两军交战时,若我军后方临时出现主将变更,几位领军副将不服彼此,偏此时敌军带兵来攻打城池,若是殿下,殿下会如何应对?”

    韬光养晦

    孙大人问的正是如今边关的局势,他想知道换做池鸿渊,他会如何破局。

    “既然是临到阵前,为何要临时变更主帅?为何不能等应对完敌军攻势再做打算?”

    池鸿渊的回答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倒不是因为回答精辟,而是愚钝得有些离谱。

    孙大人瞳孔缩了缩,转而问了池鸿渊一些关于战术上的问题。

    “微臣再问殿下,在我军粮草稀缺,而后方粮草支持还有半月才到的情形下,殿下要如何稳住人心,调度将士们在半个月的时间里与敌军斡旋呢?”

    孙大人问的不过是最基础的攻守以及两军对战时最常见的问题,池鸿渊的回答却都差强人意,简直比太子的谋略还要差劲。

    旁听的几位大臣闻言都几不可察地连连摇头,心下哀叹不已。他们唯一的希望,就这么在眼前破灭了。

    皇帝听着失望地摇了摇头,心想自己怎么会对一个被丢在冷宫多年的弃子有所希冀,自己真是病笃乱投医。

    面对旁人对自己流露出失望的眼神,池鸿渊始终低着头。

    孙大人与其他人不同,除了一开始的愕然之外,神情就再没有过变化。在皇帝打算开口让池鸿渊退下时,孙大人先一步开口。

    “九殿下,还请您抬起头来,微臣在您小时候就教过您,身为陛下皇子,您与人说话,不必卑躬屈膝,抬起头,挺直您的腰杆。”

    孙大人很有耐心地引导着池鸿渊,而他也依孙大人所言将头抬起。

    “殿下。”孙大人意味深长地对上池鸿渊的视线,“如今朝中局势紧张,边关没有主将,情况危急,冷宫固然少是非,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年迈的老者语重心长,就连其他大臣听着心下也有所动容。池鸿渊眸光闪了闪,眼底怯懦的眼神出现几不可察的变化。

    “您与容娘娘这些年不易,您为人子孝顺,安能不知母凭子贵的道理?所以,方才微臣问的问题,还请您仔细斟酌然后再做回答。”

    皇帝坐在龙椅上,听孙大人所言,隐隐察觉哪里有什么不对。

    孙大人话音方落,池鸿渊静默半晌,不知听懂没听懂。

    在池鸿渊抬起眼帘时,怯懦飘忽的眼神已变得坚毅果决,对之前孙大人所提出的问题答出相应的战术。

    他的侃侃而谈,和一刻钟前畏畏缩缩的九殿下大相庭径,不似一个人。池鸿渊所言的战术角度,与他们所想的大不相同,但极为精辟。

    本来还觉得边关危难难解的大臣目瞪口呆,皇帝何等精明,哪里想不到自己的儿子前头不过是在有意藏拙,待其答完后一掌拍在桌上。

    “放肆!你既然有此才能,为何在朕面前故弄玄虚有意藏拙!犯下的是欺君之罪你该当如何!”皇帝没想到自己这看似愚笨的儿子,不过是装的。

    皇帝最是疑心,何况此人还是荣大将军之孙,他心里疑虑更重。

    皇帝震怒,在座的大臣都跪下直呼‘陛下息怒’。

    此刻矛头指向的池鸿渊亦神色惶恐地跪下请罪:“请父皇息怒,先听儿臣解释,儿臣不敢在人前冒尖,实属无奈,若不收敛锋芒,儿臣哪能活到今日?”

    池鸿渊红着眼眶,将自己这些年的遭遇向皇帝陈明。

    “父皇宽仁,当年虽将母妃与儿臣遣去冷宫,但仍旧允许儿臣前往国子监听学。宫里的人拜高踩低,在儿臣入冷宫后,就连宫人也对儿臣颐指气使。”

    听着池鸿渊的申诉,御书房内的大臣都神情怪异,不过因低着头,皇帝也没注意他们这边,这才没人追究。

    池鸿渊声音哽了哽:“父皇有所不知,宫人不把儿臣与母妃当人看也就罢了,儿臣到书院听学,每每被夫子夸奖后,儿臣的书桌乃至所写的文章都会被涂画地一塌糊涂。”

    他将当年的事说得事无巨细,可见年少时的池鸿渊对因这些事受到多大的打击。

    皇帝当年将废后与这个自己不重视的儿子丢到冷宫后,就再没关注过他们。至于不禁止池鸿渊去国子监,是不想世人在容家被灭族一事上说他做得太绝。

    池鸿渊说着自己的遭遇,皇帝虽然惊讶,但哪能不清楚其实这些事是必定会发生的,不过是之前他懒得去关注这个儿子罢了。

    “殿下,不用怕,您当年受的委屈,都说出来,陛下会理解您的。”

    池鸿渊顿了好一会没接着说,孙大人目光柔和,引他继续往下讲。

    眼神空洞的池鸿渊如梦初醒,继续说着早年自己受的苛待与欺辱。

    “之后更有儿臣的书记不翼而飞,笔被人折断,这些儿臣都忍了下来,更想努力学习,让父皇注意到儿臣,可不久之后,有人将儿臣推下了荷花池。”

    此话一出,殿内的气氛骤变,旁听的大臣都有些后悔,早知道九殿下会说这些,他们应当退到殿外静候才是。

    此刻九殿下说着陈年旧事,其实相当于陛下的家事,他们听着总归尴尬。

    “你说当初你落水,是有人将你推下去?”皇帝内心震颤,当年他对池鸿渊多有忽视,但那时他以为池鸿渊落水是因为贪玩不慎。

    “是,儿臣不敢欺瞒父皇。”池鸿渊郑重其事地点点头,“儿臣至今尤记得清楚,那人将儿臣推落水后,站在岸边诅咒儿臣的话。”

    “什么话?”意识到当年有人想对池鸿渊下手,皇帝的神色凝重起来。

    “那人说,儿臣不过一条丧家之犬,以为自己还有出头之日?我咒你溺死在这池中,就算不死,也被淹成傻子,平庸卑微地度过你悲惨下贱的余生!”

    池鸿渊复述着那人诅咒的话语,这并非他烘托自己的悲惨,而是字字泣血、千真万确。推他下水的人,是想要他死的,然而,他没死成。

    不过从那之后,池鸿渊确实变得‘老实’,不再去国子监,甚至到宫宴上也不大言语。

    发觉他的变化,当时还有不少皇子、宫人讥讽池鸿渊,说他成了傻子。

    封九皇子为三军主帅

    池鸿渊手缓缓握紧,眼底滔天的恨意在直起身那一瞬尽数掩去,眸光中流转的只有无奈无悲凉:“父皇,试问儿臣怎敢在人前拔尖出头?”

    没有靠山,没有皇帝的重视,还是身处冷宫,这在宫廷内,就连宫人都不如。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