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23(1/1)

    于朵小心翼翼地道:“真的不会有事么?”

    从二姐下乡开始,那场运动就算波及到她家了。

    时代的一粒沙,对普通人家来说就是一座背负不起的高山。

    另外,她看到前些年很多老师都被整得很惨。被骂成臭九流,牛鬼蛇神。

    尤其高老师这条腿当初生生被打断,也是因为有人举报她家里有英文书信。

    英文书信前些年可是‘大毒瘤’!

    要不是从小爸爸就教于朵无论什么情形下一定要尊师重教,要记得天地君亲师。

    前些年她也是不太敢再接近这些老师的。

    高老师道:“我本来也有点怕,拿不定主意。但毕竟来找我的是外文出版社的编辑,这是国家单位。就和《人民日报》一样,代表着政策风向的。而且当时他就说前段时日我们国家就在跟漂亮国进行正式建交的谈判。这不,这个月中旬确切消息就出来了:从79年元旦开始正式建交。你说都到这步了,英语肯定是用得上的啊。”

    只要跟外国人打交道,英语就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于朵放下了大半担忧,也挺替高老师高兴的,“那可太好了,攒够钱老师你就能去医腿了。”

    既然是这样的情况,那就是冒点风险也值得了。

    高老师点头,“我想在他们父子回来前就治好,不想他们看到了心头该多难受。我真是枉费了你师丈替我谋划一场。而且这条腿这么拖着做什么都不方便,变天的时候尤其的不舒服。嗯,我说了这么多,你敢不敢跟我一起挣这个钱啊?”

    这几年受惠于于朵,高老师心头一直想回报她。

    只是之前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但这回,只要真的公布华国和漂亮国建交,她觉得翻译工作就可以大胆开展起来了。

    于朵一愣,“我完全不懂英语,怎么能挣得了这个钱啊?”

    一千字3-5元,真好!

    哪怕定的最低价3元,高老师一天挣十块、八块钱也不成问题吧。

    如果做熟了,还可能更多。她教音乐的,空闲时间多。

    于朵自己坐小半天糊100个火柴盒才挣三毛钱,而且还不是想糊就能糊的。

    这就是知识的价值吧!

    嗯,她真的必须继续读高中才行。

    高老师道:“于朵,如果真的从事翻译工作,我需要一个助手来帮我誊抄中文稿件。这样我可以节约更多的时间来进行翻译。这个人选的要求可不低哦。得是字写得很好,能真正帮到我的人。你来帮我吧,我分你10的报酬。”

    她这几年确实被那些人整怕了。旁人来她家里她会非常不习惯的。

    甚至听到陌生的脚步声都会害怕。

    那些人那个时候经常就是一拥而入,然后她的苦难就开始了。

    于朵的字写得很好,而且相处起来也有默契。

    有于朵帮衬,她的工作效率肯定能因此提高。

    而且,也能对这孩子有所回报。

    如今,就没人不缺钱的。尤其于朵谋划的那个工作,不是现在可能会有变数么?

    于朵张张嘴巴,那她岂不是一天也能挣个块儿八毛?

    一个月下来这可是不小的数字,都快赶上她嫂子的工资了。

    她二姐和嫂子为了那个工作,这些年简直互相仇视啊。

    而她需要做的只是誊抄中文而已。

    就把老师做的翻译中文稿件,整整齐齐的誊写一遍。她可能是凌乱的写在草稿纸上,还可能有所删削、修改。

    如果老师把时间花在誊抄上,确实会浪费她翻译稿件的时间。

    雇佣一个人做这件事的确是最佳选择。

    而且,只是誊抄一下中文稿件,应该费不了多少时间。

    老师年纪大了,一天顶多拿4-6个小时做翻译工作。

    她做誊抄,一天一到两小时应该就够了。

    她用粉笔字抄文章一个小时都能写上千字,用钢笔会更快。

    不管她明年是到宣传科上班还是重新去读高中,都可以抽出时间来做这个的。

    甚至可以攒到晚上、周末一起誊抄。

    反正她之前半个月来高老师这里一次,每回也要耽搁一两个小时的。

    如果能挣上这个钱,她目前的困扰可以说迎刃而解啊。

    现在只要能挣钱,她有什么不敢干的?何况高老师说得很清楚,这件事是有上头支持的。

    “高老师,真的可以么?”

    于朵有点激动。

    她在宣传科打了几年杂,谋求的不就是一个15元月工资的临时工么。

    想不到会写字都能挣钱啊,而且是计件挣钱。

    嗯,翻译那一步才是必不可少的,抄写换个人来其实也行。

    高老师点头,“老师还能哄骗你不成?而且,华国和漂亮国正式建交,这就是迈出了对外开放的第一步。外语尤其是英语,以后一定会大有用武之地。老师可以教你英语!”

    她当初只是为了和丈夫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并且能够辅助他直接查询英文资料才学的。

    但不管听说读写,学得都还是不错的。

    解放前她还用收音机收听bbc广播电台呢。

    不过,这门技能终归是多年没有用过了。

    所以她才找那个编辑朋友借了一本《英汉大辞典》,再熟悉一下。

    这个挺贵的,高老师现在可买不起。而且现在新华书店都没得卖。

    这么看了一周,熟悉的感觉回来了不少。

    她计划农历年前把第一稿的三千字交上去,把千字价格定下来。

    这样农历年后就可以正式动工了。

    这三千字可得多用心,反复斟酌才行。

    最好是能接下整本长篇小说的翻译工作,这样收入比较持久。

    那个编辑朋友说,如今太缺这方面的人才了。

    如果翻译得好,还可以不间断的接到活儿。

    于朵点头,“老师,我当然愿意了。谢谢你——”

    看于朵高兴极了,高老师笑,“你跟我说什么谢谢啊?行,那这事儿就定下来了。你2号起就来我这里。我计划先上午、下午各一个小时,循序渐进。毕竟多年没正经做过事了。以后做顺了可以增加时间。还有,你过来除了誊抄稿件,也跟着我学外语。”

    今年过年是1月27号,在那之前一周交初稿就行。还算是有比较充裕的时间。

    “好的、好的。”于朵点头如捣蒜。

    这就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不影响你在家的事儿吧?”

    于朵道:“不影响的,我能安排得过来。”

    就是之前负责家务,她一天抽出两三个小时来也不算难。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嘛,挤一挤就有了。

    这可是能挣钱、还能学习的好机会啊!

    要是自己把英语学好了,那今后不也有机会端上这个饭碗么。

    只要对外开放的国策不变,精通外语的人应该都是吃香的。

    高老师这是给了她一个天大的机会!

    之前三年没好处,于朵也愿意抽时间给高

    老师干活儿。

    反正她在家也是要干许多活儿的,哥嫂还都认为是她应该做的。

    但高老师不同,她是真真切切的感激于朵。

    但今天和从前都不一样,于朵今天干活可太有激情了。

    她像个小陀螺一样在高老师家里转动着,恨不得把能干的活儿都干了。以此表达她的感激之情!

    这叫什么,东边不亮西边亮啊!

    虽然这样的工作不比正式工作稳定,逢年过节也没有福利。

    但她现在还挑什么啊?轮得到她挑剔么?

    她把到处擦得窗明几净不说,连锅底灰都刷掉了。

    该洗的也全部洗了,以至于庭院里的晾衣杆上都晾满了。再增加就要不堪重负了。

    高老师道:“行了,歇歇吧,赶紧进来喝点水。晚上你就在我这儿吃饭吧。”

    收着晾晒的小件的于朵摇头,“我姐做了,我不回去吃有些浪费。”

    今天下午出太阳,有一些小件的已经没湿气了。

    她这会儿正逐一收进去,腾一些位置出来挂大件的。

    晚一点再把大件的也收进去,一并在室内通风的地方挂着。

    就省得高老师再麻烦一趟往里收东西。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