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1/1)

    片刻后,竟咕噜噜开出三串满嘟嘟的紫藤花!

    这一刻,满腔的怨气骤然消散。

    夜风吹来,凉凉的,怀榆抖了一下,又摸了摸藤枝把它拢在怀里,这才哼哼唧唧撒娇:

    “别长啦别长啦!你们从根上重新发芽生长吧!这边的枝条我要盖房子,要挡住太阳的,长不了……”

    一边又说道:“你们长得好努力,我的新房子搭的好大好宽敞!”

    随后声音小小,又轻又柔:

    “谢谢呀。”

    紫藤没有说话,它当然不会说话。但在浓浓暮色中,无人看见的根部,却又重新生出了芽点。

    怀榆满意地坐起来,掰了一根细细的侧枝在嘴里嚼了嚼。而后被这骤然生出的酸苦弄皱了脸,于是赶紧“呸呸呸”吐出去,假装自己已经刷了牙。

    下一刻,她借着微微的光线认出了地基的轮廓,找准位置,又重新熟练地爬了进去。

    枣红色的睡袋在硬邦邦的砖石上还算有缓冲,密闭的空间里,温度也逐渐上升。

    仅有的一斤黄豆就放在身边,怀榆安稳地闭上了眼睛。

    华山松的松塔

    第二天,怀榆又是跟着广播一起起来的。

    太阳才刚刚露出头来,晨光洒落在地面上,又穿透她昨天搭好的框架上,拉出了斜斜的长影子。

    紫藤们很听话,光秃秃的枝条上并没有几片叶子,唯一引人注目的,也只是在门的位置有一嘟噜随风摇摆的紫藤花。

    怀榆叼着营养液咕噜咕噜吸着,一张脸面无表情。毕竟连续三天都吃这个,味道从尚可,到有点难吃,再到如今,已经是相当难吃了。

    这种东西要吃一个月……

    等等!

    她突然熟练地跪倒在地,而后噌噌噌又爬回地道,一边喝着营养液,一边数了数——

    “一包,两包,三包……”

    还剩26包。

    当初分配的时候说是一个月的量……可前天一包,昨天却喝了两包了!今天一大早又觉得肚子饿,该不会……

    只够半个月的吧?

    太阳光透过地基砖上的孔洞照进地道里,隐约的光斑映在枣红色的睡袋上。黄豆们闷不吭声缩在那里,显然就凭借她如今的能力,就算是催生出来了,也结不了几颗豆子。

    都不用算就知道,撑死了不过40斤。

    而现在别说搞种植,她房子还没盖好呢!

    “啪嗒。”

    嘴里的营养液袋子被吸得干瘪瘪的掉落在地,她的心情也掉落在地。

    因着这份认知,怀榆接下来去22区掰树枝都鼓着腮帮子——蔷薇公馆一号区,总面积600亩,共37个区。

    22号区是个小山包,被异植防御军清理的格外透彻,只剩稀疏长出来的几根树茬子。

    怀榆来这里,是为了掰一根稍细一些的树枝,待会儿给房子封顶用。

    站在小山包上远远看去,最近的防御军驻扎点离这里都有一些距离。倘若按蔷薇走廊的分区来算,怕不得到60区以后了。

    其实她那晚运气不好,蔷薇走廊发生异动的地方,刚好在37区与38区的交汇处不远,也因此,那里的变异值探测仪会离的特别近。

    而38区,属于蔷薇公馆二号区的分配地。

    但如今怀榆什么都不知道,也没心情在乎这些,她只想赶紧趁着树叶没有彻底焉掉之前,把房子盖好。

    ……

    主框架一旦搭建完工,剩下就都是些琐碎活了。

    比如怀榆如今要做的,就是用手上那根细细尖尖的长木刺,将昨天摘下的桐树叶子的茎杆斜斜一挑,挑出一个【y】型分叉来。

    再将这分叉卡在房子框架上——虽然因为叶子不够大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但这么一片片叶子固定上去后,再用更细的树藤绑一绑。多铺叠几层,就也是结结实实密不透风了。

    唯一的问题是,桐树叶子的防水能力并不好,但周围已经没有其他备选。

    毕竟花城四季分明,冬季还常有下雪,在这种环境下,植株叶片都不会太宽大,以免冻坏。

    这工作不难,但实在琐碎,好在她如今也没有别的事可做,倒也能耐下心来,一步一步将房子盖得扎实。

    只是,一半的叶子用掉之后,总觉得下大雨的话仍是不安全呢。

    不过没关系,她这么聪明,昨天就想好了一个备选——

    应该是有想的。就算没有想,现在再想也来得及!

    纠结中,怀榆想起了地道里那个枣红色的睡袋,此刻灵光一闪!

    她在叶子堆里扒拉扒拉,拢出了昨天得到的十二个华山松的松塔。

    华山松要长十几二十年才能结出松果来,而怀榆遇到的大松树直入云霄,已经不知年寿几何了。

    她给出的松塔自然也格外的大。

    直径接近10厘米,长度更是有20厘米,怀榆一边看一边馋,根本不敢想小松鼠们究竟吃的有多好。

    不过这些是要找人换东西的,她最终只舍得挑了一个稍小的出来,然后一片一片掰下种鳞,拿出里头的松子。

    数一数,一个大松塔竟然出了100多颗松子!好富有!

    大松树,好乖哦!

    唯一的问题是,不知是品种问题还是在树上风吹日晒雨淋折腾久了,这松子儿吃起来不仅不如红松香浓,甚至连独属于华山松的微微清香都没有了。

    还有点涩嘴。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