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48节(1/1)

    

    &esp;&esp;包括高丽、倭国、琉球群岛、岛、吕宋群岛(菲律宾)、凌牙门(新加坡)等岛屿。

    &esp;&esp;朱元璋看着这张简陋的地图,心中和那张大明舆图做对比,发现果然一样。

    &esp;&esp;甚至比大明舆图还要详细。

    &esp;&esp;要知道,那张大明舆图,是他派人询问了各国使节,花费了大量时间才画出来的。

    &esp;&esp;朱元璋不相信,还有人能画出比这更详细的舆图。

    &esp;&esp;除非那本游记的主人,真的亲自去游历过。

    &esp;&esp;如果这是真的,那银矿……

    &esp;&esp;一想到每年可以开采百万两白银的大银矿,朱元璋难掩心中的激动。

    &esp;&esp;“那银矿在哪里?”

    &esp;&esp;陈景恪根据记忆,在倭国地图上点了两个点。

    &esp;&esp;“一处银矿在这一带,据游记中所言,有两条矿脉相距不超过两里。”

    &esp;&esp;“还有一处是这个岛屿,叫佐渡岛还是什么的。”

    &esp;&esp;“游记上说,这里是倭国流放贵族的地方,上面也有银矿,且疑似有金矿。”

    &esp;&esp;想了想,他又指着吕宋岛,道:

    &esp;&esp;“这里也有银矿和铜矿,只是时间太久了,我记不清具体在哪了。”

    &esp;&esp;朱元璋盯着地图看了许久,才问道:“标儿,你怎么看?”

    &esp;&esp;朱标表情严肃,道:“派人一查便知,顺便再查一查倭国的情况。”

    &esp;&esp;朱元璋当即道:“好,你专心去办宝钞的事情,此事我会亲自派人去查。”

    &esp;&esp;闻言,陈景恪长出口气,继而心中升起难掩激动。

    &esp;&esp;他为何要在这时候突然提起倭国银矿?

    &esp;&esp;其实就是对朱元璋的一次试探。

    &esp;&esp;《皇明祖训》里列出不征之国,这是前所未有之事。

    &esp;&esp;朱元璋到底是怎么想的,是真的目光短浅。

    &esp;&esp;还是受天朝上国思想影响,认为海外皆贫瘠之地取之无用?

    &esp;&esp;如果是前者,那陈景恪就只能继续蛰伏,等待朱标继位,甚至朱雄英当政。

    &esp;&esp;如果是后者,那事情就好办了。

    &esp;&esp;作为穿越者,他有太多办法利诱朱元璋打开国门。

    &esp;&esp;这次拿出倭国银矿,就是一次试探。

    &esp;&esp;方才大家就在讨论钱币之事,他提出倭国有银矿,也不会引起朱元璋的怀疑。

    &esp;&esp;至于为何特意提吕宋群岛,是为以后下南洋打基础。

    &esp;&esp;免得到时候再找别的借口。

    &esp;&esp;朱元璋的反应,说明他对银矿感兴趣,不介意占为己有。

    &esp;&esp;否则也就不会派人去调查。

    &esp;&esp;这说明他并非目光短浅,只是被读书人宣扬的天朝上国思想影响了。

    &esp;&esp;但在实打实的金银财宝面前,老朱不介意修改《皇明祖训》。

    &esp;&esp;对陈景恪来说,这真的是一个好消息。

    &esp;&esp;他已经开始思考,该如何利诱老朱出海掠夺资源了。

    &esp;&esp;第55章 正义执行

    &esp;&esp;事实上,陈景恪对朱元璋的误解挺深的。

    &esp;&esp;老朱可不是目光短浅之人,相反他看的比大多数人都远。

    &esp;&esp;从建国之初,他就专门组建了一个机构,收集各地信息绘制世界地图。

    &esp;&esp;最终在洪武末年,绘制出了地球史上第一张世界地图。

    &esp;&esp;大明混一图。

    &esp;&esp;这张地图涵盖了亚欧非三大陆,地形地貌标注的也比较准确。

    &esp;&esp;有理由怀疑,朱棣最初下西洋的路线资料,就是来源于此。

    &esp;&esp;只是,人的思想难免会受限于时代的约束。

    &esp;&esp;朱元璋也不能例外。

    &esp;&esp;他和这个时期大多数人一样,对华夏之外的世界带着一种鄙夷的心态。

    &esp;&esp;贫瘠之地,取之何用。

    &esp;&esp;不过这也是能理解的,至少在明朝初期,华夏有资格俯视域外所有地方。

    &esp;&esp;现在,作为穿越者的陈景恪,给了朱元璋一个走出去的理由。

    &esp;&esp;白银。

    &esp;&esp;不是几万两,也不是几十万两,而是每年数百万两。

    &esp;&esp;还能开采数百年。

    &esp;&esp;如果能掌握这处银矿,就算后世出现了不肖子孙,大明也能多支撑几年。

    &esp;&esp;所以朱元璋一刻都不想耽搁,立即就派出密探,对这两处地方进行探查。

    &esp;&esp;若真的有银矿……

    &esp;&esp;嘿嘿,老朱露出白森森的牙齿,倭国是吗,咱们新账旧账一起算。

    &esp;&esp;出兵的理由,当然不能说是去抢银矿。

    &esp;&esp;咱是天朝上国,不能让藩属国觉得咱市侩。

    &esp;&esp;咱是去清剿倭寇,顺便消灭支持倭寇的乱臣贼子。

    &esp;&esp;咱大明是正义之师。

    &esp;&esp;至于吕宋群岛上的银矿,后续再说吧。

    &esp;&esp;这么大的岛屿,要找到什么时候去。

    &esp;&esp;先去倭国找,若证实这两处真的存在大银矿,再派人去吕宋岛也不迟。

    &esp;&esp;反正矿就在那里,也丢不了。

    &esp;&esp;若有人提前发现了……那不是正好,也省了咱探矿。

    &esp;&esp;看着眼前的地图,朱元璋眼睛里浮现出一种名为贪婪的目光。

    &esp;&esp;陈景恪并不知道这些,从乾清宫离开之后,他看着小日子的方向,露出杀气腾腾的笑容。

    &esp;&esp;前世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清穿不造反,菊花套电钻。

    &esp;&esp;他觉得这句话可以改一改,穿越古代不弄小日子,菊花套打夯机。

    &esp;&esp;不过攻略小日子毕竟是跨海作战,难度实在太高了。

    &esp;&esp;大明目前最大的敌人,还是北方的元朝余孽,两线作战压力很大。

    &esp;&esp;小日子这边应该徐徐图之。

    &esp;&esp;虽然对小日子的古代史不是很了解,但印象里他们长期处在幕府统治,乱的一批。

    &esp;&esp;倭寇就是落魄的武士、商人、百姓组成。

    &esp;&esp;当然,也不排除后面有大势力支持。

    &esp;&esp;大明可以先占据一块地方,然后挑拨他们内战,一点点蚕食他们的土地。

    &esp;&esp;不过这个效率还是有点慢。

    &esp;&esp;要是有什么办法,能让鬼子大规模死亡就好了。

    &esp;&esp;天灾不可控,人为的话,恶性传染病是效率最高的。

    &esp;&esp;作为医生,他恰恰知道古代有一种瘟疫,能人为掌控,且不会反噬。

    &esp;&esp;那就是天花。

    &esp;&esp;给大明的将士接种牛痘,然后在小日子的土地上传播天花病毒。

    &esp;&esp;嘿嘿……

    &esp;&esp;用这种方法对付别人,他或许会心中愧疚。

    &esp;&esp;可对付小日子,他只会觉得正义光荣。

    &esp;&esp;嗯,不能全杀了。

    &esp;&esp;银矿需要人挖,东南亚那边想要快速开发,也要人命去填。

    &esp;&esp;全完可以让小日子来当炮灰。

    &esp;&esp;男人当苦力,女人抓回来奖赏给有功的将士们。

    &esp;&esp;还能发给穷苦百姓当媳妇。

    &esp;&esp;总之,多管齐下,必须在有生之年让小日子彻底消失。

    &esp;&esp;老朱不是重视亲情,喜欢分封吗。

    &esp;&esp;到时候让他将自己的儿子封在倭岛,相信他会乐于见成的。

    &esp;&esp;那里远离大明本土,藩王就是真正的一国之主。

    &esp;&esp;权力之大,不是国内的藩王能比的。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