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018节(1/1)

    

    &esp;&esp;不过朱雄英并未直接将信送出去,收回朝鲜需要准备的事情很多,倒不急这一年半载的。

    &esp;&esp;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将安西的事情处理好。

    &esp;&esp;尤其是送阿合马回国继位的事情,必须要安排妥当了。

    &esp;&esp;别到时候半路让人给弄死了,那就真成笑话了。

    &esp;&esp;之后,朱雄英派出内侍,召阿合马入宫。

    &esp;&esp;第597章 尾声(五)

    &esp;&esp;听说皇帝召见,阿合马还很疑惑,好好的喊自己做啥?

    &esp;&esp;他心里还蛮不情愿的。

    &esp;&esp;最近正和同学一起深入研究氢气,这一来一回多耽误事儿啊。

    &esp;&esp;说不定就这一会儿,就错过了一个关键灵感。

    &esp;&esp;但他又不敢拒绝,只能不情不愿的来到皇宫,然后就得知了父亲去世的噩耗。

    &esp;&esp;要说他对父亲有多深的感情,那是骗人的。

    &esp;&esp;毕竟从九岁就来洛阳为质,他对陈景恪的感情,都比父亲的深。

    &esp;&esp;但得知父亲死亡的消息,他内心依然升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esp;&esp;虽然没有放声大哭,眼泪情却不自禁的就流淌而下。

    &esp;&esp;陈景恪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esp;&esp;“节哀。”

    &esp;&esp;阿合马擦了擦眼泪,问道:“凶手查到了吗?”

    &esp;&esp;陈景恪将那边的情况讲了一下,说道:

    &esp;&esp;“你父亲临去前已经为此事定了性,我希望你们明白他的苦心。”

    &esp;&esp;阿合马心中更加难受,什么为事情定性。

    &esp;&esp;说白了,父亲为了汗国的团结,选择了不去追查元凶。

    &esp;&esp;至于脱脱迷失的儿子,不过是背黑锅的罢了。

    &esp;&esp;父亲一生为汗国,那些狼心狗肺的东西,不知道感恩就罢了竟然还行刺。

    &esp;&esp;他恨不得把那些心怀不轨的人,全部都弄死。

    &esp;&esp;朱雄英这时说道:“接你回去继位的使节团已经在路上了,尽快做好准备吧。”

    &esp;&esp;“朝廷也会派遣使节团护送你回去。”

    &esp;&esp;“放心好了,绝不会让你父亲的事情,在你身上重演的。”

    &esp;&esp;阿合马克制住悲伤情绪,说道:“谢陛下,我……我……请恕臣失礼。”

    &esp;&esp;朱雄英摇摇头表示不在意,安慰道:

    &esp;&esp;“我知道你很悲伤,但从今往后你就是一国之君了。”

    &esp;&esp;“要为金帐汗国数百万生民负责,希望你能早日振作起来。”

    &esp;&esp;“不要让你爹失望,也不要让所有关心你的人失望。”

    &esp;&esp;阿合马回道:“请陛下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esp;&esp;嘴上虽然如此回答,但内心远没有这么理智。

    &esp;&esp;如果忽格鲁特是在战场上被敌人杀死的,他都能接受。

    &esp;&esp;可现在是被自己人背后放冷箭害死的,这让他如何能接受的了?

    &esp;&esp;可皇帝都亲自劝说了,他也只能按捺住内心的悲伤。

    &esp;&esp;在大明他不只是学习了理科知识,还接受了系统的君主教育。

    &esp;&esp;控制情绪的基本能力还是有的。

    &esp;&esp;他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更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

    &esp;&esp;肆意妄为会让自己失去大明的支持,也会让父亲的努力化为泡影。

    &esp;&esp;陈景恪接着说道:“我知道现在说这些对你过于残忍。”

    &esp;&esp;“但你即将是一国之君,就注定了要比平常人承担更多。”

    &esp;&esp;“所以,有些话我还是要对你说。”

    &esp;&esp;阿合马恭敬的道:“我懂,老师您有何吩咐尽管说。”

    &esp;&esp;陈景恪说道:“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esp;&esp;“有个人临时到外地定居,为了生活方便他买了一所宅院。”

    &esp;&esp;“当时正值寒冬万物凋零,他发现自己新买的院落里杂草枯树丛生,于是就让仆人将院子清理干净。”

    &esp;&esp;“正在干活的时候,被邻居看到了。”

    &esp;&esp;“邻居连忙制止,告诉他这些都是上一任主人种的花草树木,铲掉太可惜了。”

    &esp;&esp;“此人将信将疑,但也很听劝的停止了清理工作。”

    &esp;&esp;“很快冬去春来万物复苏,那些冬天的‘杂草枯树’,果然变成了各种美丽的花草树木。”

    &esp;&esp;“那人深深的庆幸,还好自己听劝,否则就欣赏不到这样的美景了。”

    &esp;&esp;阿合马露出若有所思之意,这个故事的道理很简单,他又如何能不明白。

    &esp;&esp;陈景恪顿了一下,接着说道:

    &esp;&esp;“你自幼就在大明生活,对金帐汗国的情况了解不多,金帐汗国的人也同样不了解你。”

    &esp;&esp;“在这种情况下,你贸然对汗国进行改造,很容易引起麻烦。”

    &esp;&esp;“尤其是复仇,更容易引起大家的惊慌。”

    &esp;&esp;“我不反对你报仇,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不让你报仇有违人性也不符合礼法。”

    &esp;&esp;“我只希望你五年内不要采取任何行动。”

    &esp;&esp;“这五年你努力成为真正的国君,五年后想做什么我们都支持你。”

    &esp;&esp;阿合马心里好受了许多。

    &esp;&esp;虽然道理都懂,可刚接到父亲被刺杀的消息,就用大道理劝他不要报仇。

    &esp;&esp;实在有点强人所难。

    &esp;&esp;陈景恪同意他报仇,只是将时间延缓几年,而且理由也非常充分。

    &esp;&esp;让他心里好受了许多,也更容易接受一些。

    &esp;&esp;“老师您放心,我不会让那些人的奸计得逞的。”

    &esp;&esp;“汗国是父亲留下来的,我不会让他的心血付之东流。”

    &esp;&esp;陈景恪欣慰的道:“好孩子,老师没有看错你。”

    &esp;&esp;“去吧,好好歇息几天,然后和同学师长告个别。”

    &esp;&esp;实际上他俩年龄相差还不到十岁,但这一声好孩子他说的理所应当。

    &esp;&esp;阿合马也没有觉得有任何不对。

    &esp;&esp;-----------------

    &esp;&esp;安西的变故很快就传开了,和阿合马相熟的人,都纷纷去安慰他。

    &esp;&esp;但大多数人都在担心,安西的局势会不会崩盘。

    &esp;&esp;不过还好,朱樉的奏疏很快就到了,详细介绍了那边的情况。

    &esp;&esp;并将自己接下来的计划大致讲了一遍。

    &esp;&esp;这一下群臣才放下心来。

    &esp;&esp;虽然大家不看好朱樉的人品,但对他的能力还是很信任的。

    &esp;&esp;既然他说没问题,那大概率是没问题的。

    &esp;&esp;至于对峙,怕什么。

    &esp;&esp;华夏什么样的情况没经历过,怕你这个?

    &esp;&esp;等过上几年大明抽出手来,看揍不揍你就完了。

    &esp;&esp;到了这会儿,大明已经没有真正的保守派了。

    &esp;&esp;所谓保守派,也不再是缩脖子关门自高自大的那种。

    &esp;&esp;而是希望先用王道压人,不听话的再打。

    &esp;&esp;打之前也要先将拳头收回来,这样打人才更疼。

    &esp;&esp;至于激进派,管你三七二十一,听话的先揍一顿再谈投降的事儿,不听话的直接灭了。

    &esp;&esp;保守派嫌弃激进派做事没有章法,你到处乱打怎么建立规则?

    &esp;&esp;激进派嫌保守派磨磨唧唧。

    &esp;&esp;规则?打的敌人生活不能自理了,还不是我们说啥就是啥。

    &esp;&esp;陈景恪对朱樉的计划也非常赞同,积极防守,然后将矛盾摆在桌面上。

    &esp;&esp;既亮出拳头震慑了人心,又争取到了休养生息的时间。

    &esp;&esp;唯一不开心的,恐怕就是朱允熥了。

    &esp;&esp;他早就摩拳擦掌,想要去安西大展拳脚了。

    &esp;&esp;现在局势陡变,他封国的事情被无限期押后。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