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024节(1/1)

    

    &esp;&esp;再加上从川蜀上高原也非常方便,一举多得。

    &esp;&esp;于是,圣旨和大都督府的调兵令,同时发出。

    &esp;&esp;早就做好准备的徐允恭,接到命令后立即挥师西进。

    &esp;&esp;平定高原之战正式打响。

    &esp;&esp;第600章 尾声(八)

    &esp;&esp;可以这么说,没有人想到朝廷会在这个时候对高原动手。

    &esp;&esp;别说高原上的土王们,就连大明内部,也只有高层一小撮人知道这个计划。

    &esp;&esp;所以,当朝廷决定出兵,朝野都很惊讶。

    &esp;&esp;怎么说打就打起来了?

    &esp;&esp;作为官方口舌的大明周报,及时发行了最新一期。

    &esp;&esp;上面详细介绍了高原与中原的关系,总之一句话,自古以来。

    &esp;&esp;接着又着重介绍了目前高原百姓的惨状,以及皇帝是多么的不忍,希望高原土王学明,善待百姓。

    &esp;&esp;结果高原权贵都无视皇帝的旨意,还驱逐大明派遣的宣慰使。

    &esp;&esp;因为推举宗教领袖之事,高原时常陷入内斗,更是生灵涂炭。

    &esp;&esp;皇帝就制作了宝瓶,还请了佛道两家的高人开光。

    &esp;&esp;哪知道高原土王非但不感激,甚至还裹挟高原百姓威胁朝廷。

    &esp;&esp;总之就是,高原土王恶贯满盈,大明忍无可忍遂决定出兵征讨不臣。

    &esp;&esp;看过报纸之后,大明上上下下可谓是义愤填膺。

    &esp;&esp;敢无视我皇旨意,该打。

    &esp;&esp;读书人也觉得,高原人太野蛮了,竟然还使用奴隶制度。

    &esp;&esp;我大明有义务解救当地百姓,宣扬圣人之道。

    &esp;&esp;就连普通百姓,都心生恻隐之心。

    &esp;&esp;虽然大明的日子好过了许多,可对以前的苦日子记忆还是非常深刻的。

    &esp;&esp;本来他们以为,当年自己的日子已经很难了,没想到还有比那更惨的。

    &esp;&esp;再想想自己现在的日子……真是皇恩浩荡,感谢圣皇、太上皇、皇上。

    &esp;&esp;于是,皇家和大明又收获了一波民心。

    &esp;&esp;对于大明出兵解救高原百姓……大明普通百姓则认为,国家大事朝廷决定就好了。

    &esp;&esp;我们相信皇上,他是不会错的。

    &esp;&esp;大明轻而易举的就将人心凝聚起来。

    &esp;&esp;各项物资,也源源不断的送往前线。

    &esp;&esp;罗不弃等一万多征召回来的老兵,也踏上了前往高原的道路。

    &esp;&esp;神机营负责攻城略地,他们的任务是接手土地,并完成治理。

    &esp;&esp;-----------------

    &esp;&esp;而此时,徐允恭也已经率军来到雅州(雅安),休整一日后攀登飞越岭。

    &esp;&esp;在这里他们遇到了第一个挑战。

    &esp;&esp;不是来自于敌人,而是来自于环境。

    &esp;&esp;飞越岭海拔近八百五十丈(2830多米),很多士兵出现了高原反应。

    &esp;&esp;徐允恭早有准备,率军在这里逗留了两天。

    &esp;&esp;高原反应严重的一百多名士兵,被带回雅州休养,其余人在略微适应之后就继续出发。

    &esp;&esp;没多久他们到达了大渡河岸边。

    &esp;&esp;大渡河是一道天险,只要对方沿河布防,就算神机营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渡过的。

    &esp;&esp;然而早在十几年前,傅有德平定西南的时候,就已经在这里建立了千户所。

    &esp;&esp;牢牢扼守住了大渡河天险。

    &esp;&esp;徐允恭的大军没有遇到任何阻碍,轻松就渡过了这道天险,正式进入土王控制的土地。

    &esp;&esp;而此时的高原土王们,丝毫没有意识到大明会对他们出兵。

    &esp;&esp;关键是,大明出兵的速度实在太快了。

    &esp;&esp;按照常理算,他们拒绝朝廷的宝瓶制度,等消息传回去,大明要开会讨论,还要做前期筹备。

    &esp;&esp;想要出兵至少得等到年底了,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做准备。

    &esp;&esp;但事实上是,徐允恭渡过大渡河的时间,才刚刚进入四月。

    &esp;&esp;比他们预料的足足提前了大半年。

    &esp;&esp;所以高原土王们根本就没有任何防备,神机营大军可以说长驱直入。

    &esp;&esp;当徐允恭出现在康巴地区的时候,当地的土司还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

    &esp;&esp;当确定明军真的打过来的时候,他们虽然很惊慌,却也没有束手就擒。

    &esp;&esp;他们普遍认为。

    &esp;&esp;汉人不适应高原气候,贸然到这里来走路都能喘死,更别提作战了。

    &esp;&esp;所以他们还是很有信心能获胜的。

    &esp;&esp;然而等双方真正接触,他们才发现情况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esp;&esp;明军根本就不给他们肉搏的机会,隔着百十丈的距离,就发起了进攻。

    &esp;&esp;他们也知道火器是什么东西。

    &esp;&esp;但据他们了解,那玩意儿射速很慢,不利于野战。

    &esp;&esp;可面前的这支军队不一样,火器好像不用装填子弹一样。

    &esp;&esp;能连续不断的射击。

    &esp;&esp;关键是,他们竟然还有炮。

    &esp;&esp;这些人是怎么把那么笨重的大炮,运送到高原上来的?

    &esp;&esp;而且还能拖着大炮快速行军,这不科学啊。

    &esp;&esp;就在这样的疑惑中,康巴权贵们绝望地看着自家好不容易组建的军队,被轻易撕碎。

    &esp;&esp;野战?枪炮齐鸣。

    &esp;&esp;据堡垒防守?大炮轰炸。

    &esp;&esp;打打不过,防防不住,留给他们的只有两条路。

    &esp;&esp;一条是逃跑,还有一条是投降。

    &esp;&esp;大多数权贵都选择了投降。

    &esp;&esp;高原早在唐末就陷入分裂了,各个势力都有自己的地盘。

    &esp;&esp;逃到别人的地盘上,和找死没什么区别。

    &esp;&esp;别说他们没地方逃,就算能逃他们也不会走。

    &esp;&esp;毕竟逃了就意味着放弃家族经营多年的财富和基本盘。

    &esp;&esp;而且在他们想来,大明就算打赢了,也得靠他们这些地头蛇来治理地方。

    &esp;&esp;不过是变换一下大王旗而已。

    &esp;&esp;而且明军还能赖在高原不走了不成?

    &esp;&esp;到时候他们依然是高高在上的权贵。

    &esp;&esp;然而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徐允恭接受了他们的投降,却也将所有官吏、豪强都控制了起来。

    &esp;&esp;之后大军四出,将地方上的恶霸头目全都抓捕。

    &esp;&esp;同时也开仓放粮,赈济当地的穷苦百姓。

    &esp;&esp;百姓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竟然给他们发粮食?

    &esp;&esp;这怎么可能。

    &esp;&esp;以往高原发生兼并战争,不论谁输谁赢都和他们关系不大。

    &esp;&esp;因为不论谁赢,他们都是最底层的奴隶,不会有任何改变。

    &esp;&esp;现在明军不但没有屠杀奴役他们,还给他们分发粮食。

    &esp;&esp;这种情况,他们别说见,听都没有听说过。

    &esp;&esp;难道这就是王师吗?

    &esp;&esp;于是,拿了粮食的百姓,直接成了大明的拥护者。

    &esp;&esp;甚至希望加入进来,一起讨伐那些欺凌他们的肉食者。

    &esp;&esp;其中以年轻人居多。

    &esp;&esp;徐允恭自然不会拒绝这些人的加入,从中挑选了五千青壮整编成军。

    &esp;&esp;自然不是让他们一起打仗,而是让他们作为预备役,维护康巴地区的局势。

    &esp;&esp;而且他还让懂当地语言的将士给他们上课,告诉他们什么是大明、什么是天子。

    &esp;&esp;什么是王师。

    &esp;&esp;之后又让这些人去各个村寨,现身说法教化当地百姓。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