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984节(1/1)

    

    &esp;&esp;第470章 平原如高山,宣泽乡(新年快乐!)

    &esp;&esp;“狂妄!大舅子……”

    &esp;&esp;李瑄一声令下。

    &esp;&esp;他不是忍不了,而是没必要忍。

    &esp;&esp;说是微服私访,实际上是带着目的来的。

    &esp;&esp;这荒郊野地,看不见其他人,几个好赌成性的官差失踪几天,也不会影响什么。

    &esp;&esp;“嘭!”

    &esp;&esp;李瑄话音落下,忍了好久的裴璎突然暴起,他一个鸳鸯腿踢出,离他最近的一名官差被踢翻在地。

    &esp;&esp;“胆敢!”

    &esp;&esp;剩下两名官差反应过来,欲挥刀之时,两名眼疾手快的侍卫上前,空手夺白刃,轻松将他们控制住。

    &esp;&esp;这些仗势欺人的官差,在身经百战的天策卫面前不堪一击。

    &esp;&esp;“你们想干什么,我是朝廷的人,要造反吗?”

    &esp;&esp;见此情况,漕运小吏退后几步,指着李瑄颤颤巍巍说道。

    &esp;&esp;他当渡口管理者这么多年,从未见过敢和朝廷硬刚的人。

    &esp;&esp;被他勒索的人,通常都得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

    &esp;&esp;他也不怕报官,勒索的钱财,有一部份交给上面。

    &esp;&esp;上次有一个商人跑到衙门告他,最后连货物一起被没收。

    &esp;&esp;“拿着鸡毛当令箭,你还知道自己是朝廷的人?”

    &esp;&esp;李瑄要不是皇帝,早抽他脸上了。

    &esp;&esp;“你们等着!”

    &esp;&esp;漕运小吏放了句狠话,准备回去搬救兵。

    &esp;&esp;待县尉带着捕快和县兵带来,让这些奸商吃不了兜着走。

    &esp;&esp;“嘭!”

    &esp;&esp;但漕运小吏刚跑几步,就被裴璎追上。

    &esp;&esp;只见裴璎飞身一脚,踹到漕运小吏的后背上,将他踹了个狗吃屎。

    &esp;&esp;“好啊!反了,到了,刁民反了……”

    &esp;&esp;漕运小吏气急败坏,他爬起来想要继续跑,却被两名侍卫按住,往李瑄身边拖。

    &esp;&esp;“带他们消失……”

    &esp;&esp;李瑄不想问这张狂的漕运小吏。

    &esp;&esp;“敢谋害官吏,是夷灭三族的大罪……”

    &esp;&esp;漕运小吏还在叫嚣,想让李瑄识相放了自己。

    &esp;&esp;侍卫们把他的话当放屁。

    &esp;&esp;爬虫不知真龙,才敢妄言。

    &esp;&esp;当侍卫们将漕运小吏和官差拖到淮水边的时候,漕运小吏以为李瑄要杀人灭口,直接吓尿裤子,呼爹喊娘。

    &esp;&esp;“大爷,小人知错,请饶恕小人。我不收税了,你们可以放心离开……”

    &esp;&esp;“饶命啊……”

    &esp;&esp;漕运小吏将色厉胆薄体现得淋漓尽致。

    &esp;&esp;那个摆渡老者也吓得不轻,他以为遇到江洋大盗了。

    &esp;&esp;他想跑,但一名锦衣卫来到他面前盯着他。

    &esp;&esp;预想中的事情并未发生。

    &esp;&esp;在漕运小吏和三名官差肝胆俱裂的时候,一艘船只从淮水中央划到岸边。

    &esp;&esp;几名彪形大汉下船,不由分说,就将他们扔到船上,在绝望的呐喊声中,船只驶离。

    &esp;&esp;李瑄这才走向之前的摆渡人。

    &esp;&esp;“好汉饶命,老朽除了褴褛衣衫,一无所有。老朽就当从未见过您!”

    &esp;&esp;摆渡老者亲眼目睹李瑄的“黑吃黑”,向李瑄求饶放过自己。

    &esp;&esp;若非养家糊口,他不会在此当摆渡人。

    &esp;&esp;“老先生冷静!实不相瞒,我是朝廷的官吏,听说淮阴有奸佞,奉命暗查,刚才只是对狂妄者略施惩戒。”

    &esp;&esp;李瑄将手臂放在摆渡人的肩膀上,示意他冷静。

    &esp;&esp;“啊……你比县令还大吗?”

    &esp;&esp;看李瑄态度温和,摆渡人将信将疑。

    &esp;&esp;第一眼看到李瑄的时候,他确实觉得李瑄一身贵气。

    &esp;&esp;“略大一点……”

    &esp;&esp;李瑄点了点头,人生地不熟,他需要向导。

    &esp;&esp;这摆渡人见他惩治漕运小吏,很适合为他带路。

    &esp;&esp;刚才还口无遮拦的摆渡人,现哆哆嗦嗦,不敢搭话。

    &esp;&esp;“劳烦老先生带我们在淮南走动。”

    &esp;&esp;李瑄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枚金币,放在摆渡人手中,并道:“这是你的报酬。”

    &esp;&esp;虽然大唐因战争储存有一批大食帝国的第纳尔。

    &esp;&esp;但这枚金币可不是大食帝国的第纳尔,而是大唐初设计的金币。

    &esp;&esp;第五琦设计多种金币和银币,由李瑄挑选。

    &esp;&esp;李瑄选择其中最合适的。

    &esp;&esp;这款金币,背面是一枝梅花,上面数朵花朵。

    &esp;&esp;正面是一条栩栩如生的龙,非常复杂。

    &esp;&esp;一斤黄金,可以打造五十枚金币。

    &esp;&esp;约等于后世的十二克。

    &esp;&esp;算是非常大的金币了。

    &esp;&esp;等金币出现,大唐的货币,将与黄金挂钩。

    &esp;&esp;世界上有几巨大的金矿区域,后事人尽皆知,李瑄也清楚具体的方位。

    &esp;&esp;除了大金币外,还有一种一斤打造一百枚的小金币。

    &esp;&esp;接下来,就是大、中、小三种银币。

    &esp;&esp;等货币体系建立,可以冲击假币的风气。

    &esp;&esp;铜钱将会在银行的控制下贬值,等价与黄金挂钩。

    &esp;&esp;这样的货币体系,虽然不是绝对正确的。

    &esp;&esp;但是可以在工业革命前,甚至可以在工业革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esp;&esp;摆渡人手里拿着沉甸甸的金币,有些懵逼。

    &esp;&esp;他哪里见过这玩意!

    &esp;&esp;好像是传说中的黄金,但这也太精美了。

    &esp;&esp;粗糙的手,拿着黄金感觉烫手。

    &esp;&esp;“你们真是朝廷派来的官吗?”

    &esp;&esp;摆渡人被金币冲击得头晕目眩,又问李瑄一句。

    &esp;&esp;“当然,皇帝就在临淮,老先生应该清楚。”李瑄如是说道。

    &esp;&esp;“阿郎们要去哪里?”

    &esp;&esp;抵不住金币诱惑的摆渡人,决心为李瑄带路。

    &esp;&esp;“宣泽乡!”

    &esp;&esp;李瑄回答道。

    &esp;&esp;“老朽家就在不远,老朽要先回家告知一声老伴。”

    &esp;&esp;摆渡人提出这个条件。

    &esp;&esp;更重要的是,他要将金币放回家。他一把老骨头,如果有个三长两短,家人也可以凭金币过上好日子。

    &esp;&esp;“可以!”

    &esp;&esp;李瑄答应,这是人之常情。

    &esp;&esp;麾下侍卫有的背着玉石,有的背着包裹起来的兵器、手弩,离开淮阴码头。

    &esp;&esp;实际上,玉石并没有多少,一人最多背两三斤,一个小袋子,主要是兵器,和一些干粮、食物。

    &esp;&esp;总体不影响行进。

    &esp;&esp;楼船暂时开到淮水中央。

    &esp;&esp;刚离开淮阴渡口一里多,廖峥嵘就向隐藏起来的内卫进行联系。

    &esp;&esp;短时间就能召集到众多内卫前来护驾。

    &esp;&esp;李瑄现在只想看看淮阴百姓的生活如何。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