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1000节(1/1)

    

    &esp;&esp;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esp;&esp;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esp;&esp;富贵荣华难以常保,那些曾经煊赫一时的达官贵族,如过眼烟云,成为历史的陈迹。

    &esp;&esp;同时,只要奋发进取,勇于攀登,即可成为新的贵族。

    &esp;&esp;飞在梧桐树上的凤凰是尊贵。

    &esp;&esp;但停在枯柴上的麻雀,就一定卑贱吗?

    &esp;&esp;麻雀飞跃千山万水,终有停靠在梧桐树上的时候。

    &esp;&esp;李瑄希望寒门出贵子的情况,蔚然成风。

    &esp;&esp;文人士子被李瑄的诗句感染,他们立志要让曾经王公贵族的“堂前燕”,飞到自己的家中。

    &esp;&esp;三月底,李瑄再次祭奠李白,让王源心多照顾李白的遗孀和儿子。

    &esp;&esp;待李伯禽守孝期满,李瑄会召他入长安。

    &esp;&esp;于次日,李瑄告别裴灵溪、姜月瑶等妻女,李瑄让她们乘龙舟,从大运河系统,返回长安。

    &esp;&esp;因为李瑄接下来要转为陆路,继续南下。条件艰苦,跋涉劳累,不方便再带着裴灵溪等。

    &esp;&esp;裴灵溪理解,叮嘱李瑄小心,她们在长安等待李瑄回来。

    &esp;&esp;待裴灵溪、姜月瑶的船队离开后,李瑄在上千名天策卫和一众官吏的拥护下,骑马乘车,进入晋陵郡。

    &esp;&esp;晋陵也是个超级大郡,繁荣程度甚至更胜金陵郡。

    &esp;&esp;因为晋陵南部,紧邻太湖,是真正的鱼米之乡。

    &esp;&esp;四月中旬,李瑄离开晋陵郡,到达吴郡。

    &esp;&esp;李瑄在吴郡的郡治苏州城,观看吴绣的展览,那精美绝伦的刺绣,惟妙惟肖,叹为观止。

    &esp;&esp;又到吴郡以北,检阅太湖军,并犒赏军队。

    &esp;&esp;他特意沿着松江,到达尽头的海边。

    &esp;&esp;这里是一个小渔村。

    &esp;&esp;当前的大唐,内陆河运比海运强百倍。

    &esp;&esp;这小渔村还需要一段时间才可能发展。

    &esp;&esp;李瑄又到吴郡南部(今嘉兴),这里一马平川,土壤肥沃。他向吴郡太守说出一句夸张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esp;&esp;他对环太湖的晋陵、吴郡、吴兴郡寄予厚望。

    &esp;&esp;三郡人口加起来二百万人口,加上沃野千里的土地。

    &esp;&esp;当水稻再进行改进后,绝对是粮仓之地。

    &esp;&esp;五月下旬,李瑄离开吴郡。

    &esp;&esp;从杭州湾旁进入钱塘省。

    &esp;&esp;钱塘巡抚为韦陟,他作陪李瑄进行巡视。

    &esp;&esp;到达钱塘,李瑄算故地重游。

    &esp;&esp;平定海贼吴令光,就是在钱塘省。

    &esp;&esp;李瑄先在余杭郡巡视,没发现大问题。

    &esp;&esp;然后南下会稽郡。

    &esp;&esp;于六月下旬,天气最闷热的时候,李瑄到达临海郡。

    &esp;&esp;这里的父老乡亲,盼望李瑄二十年。

    &esp;&esp;李瑄再次到达临海,感慨万千。

    &esp;&esp;二十年前,受过李瑄恩惠的百姓,还有许多在世间。

    &esp;&esp;得知李瑄到来后,他们热泪盈眶,携着家中最好的物品出来迎接……

    &esp;&esp;第478章 第一次巡视天下结束,回到长安

    &esp;&esp;“一别经年,诸位乡亲父老,可安好?”

    &esp;&esp;李瑄在一路欢歌之中,到达海游乡,面对欲送礼物的百姓,向他们问候道。

    &esp;&esp;曾经,海游乡豪强为土地兼并,巧取豪夺。养寇摧残百姓,致使百姓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民不聊生。

    &esp;&esp;李瑄从这里开始,剿灭海贼吴令光,并顺带铲除豪强。

    &esp;&esp;“至尊天命所归,福泽之下,风调雨顺。海中无贼,陆地无盗。这是太平盛世啊!”

    &esp;&esp;无数人面见不一样的李瑄,激动得无以言表。

    &esp;&esp;其中一名老者动容地向李瑄说道。

    &esp;&esp;他在二十年前,有幸见过李瑄,更没想到一把年纪的时候,见到成为皇帝的李瑄。

    &esp;&esp;这才是人皇共主。

    &esp;&esp;在海游乡百姓的心中,只有李瑄这样的人,才能为老百姓顶天立地。

    &esp;&esp;由于二十年前的事件,这二十年来,临海郡并未出现大的豪强。更无海贼出没。

    &esp;&esp;除贱为良,将死灰复燃者一网打尽。

    &esp;&esp;这是临海百姓最安逸的二十年,丰衣足食。

    &esp;&esp;生活品质也在逐渐提高。

    &esp;&esp;百姓们都念着李瑄的好。

    &esp;&esp;“看到乡亲们如此,我心甚慰。望你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esp;&esp;李瑄由衷地说道。

    &esp;&esp;“这是地中的新瓜,天气炎热,请至尊品尝……”

    &esp;&esp;这时,一名壮汉举着一个西瓜大声喊道。

    &esp;&esp;经过二十年时间,西瓜在大江南北都有种植。

    &esp;&esp;现在李瑄已经下令去选育更好的西瓜品种,争取让西瓜成为暑夏的解渴水果。

    &esp;&esp;这名壮汉话音落后,又有不少乡民将自己的背篓、篮子打开,里面有各种吃的食物,以及新做不久的馒头、饼。

    &esp;&esp;甚至还有百姓携带罐子,里面有刚煮好的鸡鸭鱼肉。

    &esp;&esp;得知李瑄要来海游乡时,乡民们连夜准备。

    &esp;&esp;“按理说不该要乡亲们辛苦劳作的食物,奈何盛情难却。朕会买下,也多谢乡亲们。”

    &esp;&esp;李瑄知道许多熟物拿过来,就不打算拿回去。

    &esp;&esp;天气炎热,可能会出现腐烂的情况。

    &esp;&esp;有百姓做得多,回去一定吃不完。

    &esp;&esp;索性全部买下,与随军禁军将士们一起品尝。

    &esp;&esp;“这是草民们的一点心意,万不可要朝廷的钱财。乡亲们很富足啊!不缺这些……不缺这些……”

    &esp;&esp;一名老者听到李瑄的话后,赶紧摆手回应李瑄。

    &esp;&esp;“我已闻到鸡鸭鱼肉的香味,这些累积在一起,非常珍贵。我规定地方官吏恪尽职守,廉洁奉公,自己又怎能违背呢?乡亲们缴纳赋税,我为乡亲们谋福祉,彼此之间是公平的。否则,乡亲们也只能将食物带回去了。”

    &esp;&esp;李瑄动情地向海游乡百姓回应道。

    &esp;&esp;“至尊圣明,乡野村夫没有您这么周到。”

    &esp;&esp;百姓们还不愿意收取钱财,但海游乡的乡长是明事理的人,他向李瑄一拜后,劝说百姓们。

    &esp;&esp;即便如此,也有一些百姓,放下竹篮就跑。

    &esp;&esp;李瑄了解百姓们的心思。

    &esp;&esp;这一刻,他心里满是成就感。

    &esp;&esp;李瑄特意吩咐乡长、里正,将钱财送到那些百姓的门上。

    &esp;&esp;一番饱餐,李瑄在海游乡边百姓的家中探访。

    &esp;&esp;翌日,李瑄乘坐临海郡所属的海船出海,身后百条渔船跟随。

    &esp;&esp;这些是海游乡的渔民们。

    &esp;&esp;李瑄观摩渔民们在近海捕鱼,也亲自在海中撒网。

    &esp;&esp;这个时代,不可能长途远航。

    &esp;&esp;日出出船,日落前而归。

    &esp;&esp;在码头处,有专门的集市,有人会买鱼。

    &esp;&esp;更多的是将海鱼、海虾、海鲜晒干,作为备用粮食储存,亦或者到城中卖干鱼。

    &esp;&esp;这一次出海,所有渔船都满载而归。

    &esp;&esp;这在以往很少出现。

    &esp;&esp;百姓们更认为这是至尊带来的福泽。

    &esp;&esp;李瑄在海游乡两日后离开,海游乡百姓挥泪告别。

    &esp;&esp;他开始继续南下,进入永嘉郡。

    &esp;&esp;在永嘉郡巡视后,李瑄又玩了一次声东击西,他没有去福建省。

    &esp;&esp;而是向西巡视,进入缙云郡。

    &esp;&esp;这里在除贱为良之时,有獠蛮加入,太守也狗急跳墙。

    &esp;&esp;现恢复速度,令李瑄相对满意。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