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1/1)

    

    &esp;&esp;“李淮麟其人,并非善类。”

    &esp;&esp;周暮觉这样与朝笙解释。

    &esp;&esp;李淮麟若败了,只会玉石俱焚。

    &esp;&esp;与段芮年打过几次交道,见微知着,周暮觉从他口中拼凑出这位皖系大军阀性格的轮廓。

    &esp;&esp;朝笙无意识地转着无名指上的戒指,对于民国再度有了更真切的体验。

    &esp;&esp;不是只有靡靡的歌舞,不是只有沪上的风流,不是只有高谈阔论的学者与思想激昂的青年。

    &esp;&esp;还有战争。

    &esp;&esp;她望向周暮觉,他垂着眼,长睫下的神情温柔而坚定。

    &esp;&esp;“朝朝,无论如何,我总会和你在一起的。”

    &esp;&esp;有一瞬间,朝笙似乎被呼啸而来的前尘袭中,时空轮回中的某一面,有人满手淋漓的鲜血,让她去看世界的繁盛,让她独活了许多年。

    &esp;&esp;她默不作声,半晌,露出笑来。

    &esp;&esp;“那说好了。”

    &esp;&esp;“说好了的。”他掩去眼底的眸光,抬手替朝笙一点一点绾起披散的乌发。

    &esp;&esp;卧房外,敲门声响了起来。

    &esp;&esp;“先生,太太,事情都妥当了。”

    &esp;&esp;是阿柳。

    &esp;&esp;朝笙回身望向她:“钱都发下去了吗?”

    &esp;&esp;阿柳说:“都发下去了。”

    &esp;&esp;朝笙点点头,又问:“阿柳,你是什么打算呢?”

    &esp;&esp;阿柳的手下意识搓在了衣摆上,她有些难过,暗地里哭了几回。

    &esp;&esp;往日安宁静好的岁月似乎还在眼前,为何一转眼,就又要承受战争的代价。

    &esp;&esp;她压下心中酸涩,强笑道:“我与家里人,准备回桂林老家避难去。”

    &esp;&esp;曹玉符最多打到海市,将李淮麟打服,并不会再南下,云广一带是相对安全的。

    &esp;&esp;朝笙这才放下心来。

    &esp;&esp;“信春呢?”

    &esp;&esp;说起来,今天还未见到她。

    &esp;&esp;“她领了钱,先回家去了。说一会儿回来谢您和先生。您也知道她家里——”

    &esp;&esp;阿柳忽然没了声音。

    &esp;&esp;“是明天的飞机对吧?”

    &esp;&esp;朝笙望向周暮觉,周暮觉晓得她的意思。

    &esp;&esp;“让忠叔送你过去,多带几个人。”

    &esp;&esp;

    &esp;&esp;昏沉沉的巷弄,七月的太阳只能照进几道惨白的长光。

    &esp;&esp;“妈!哥哥!让我同你们一道走吧!”

    &esp;&esp;说好了一同回乡下躲战事,为何她不在这个“一同”里?

    &esp;&esp;今天上午太太给她们发了半年的薪水,她连着积攒的铜元都带回了家。

    &esp;&esp;母亲兄长数着银元,欣喜不已,都道回乡的生活有了着落,待到战事结束,仍能在海市赁房读书。

    &esp;&esp;但他们把她卖掉了。

    &esp;&esp;乱世里,无数营生都暂停,唯有花楼妓馆仍然开着,热热闹闹。

    &esp;&esp;“以前在周公馆里做佣,以后去楼里做佣,有什么差别?”

    &esp;&esp;当然有差别。

    &esp;&esp;信春从未觉得母亲兄长这样陌生过。

    &esp;&esp;卖去了妓馆,她究竟仍是洒扫的丫头,还是别的,都由不得自己做主了。

    &esp;&esp;“可我已拿回家里那么多钱……”信春声音瑟瑟,期待地看着自己的亲人。

    &esp;&esp;信春提及这个,她母亲便生气:“不晓得你先前私吞了多少。你在公馆里享福,攒下那么多铜元,不拿回家里,看你哥哥受苦——”

    &esp;&esp;“挑灯夜读,煤油灯都不舍得点。”

    &esp;&esp;铜元……偷偷攒下的铜元?

    &esp;&esp;啊,是太太给她的零花钱。

    &esp;&esp;战事起了,仍要好好的活。钱越多越好,信春的母亲与兄长略一合计,便打算抛下这小姑娘换个舒坦的前程。

    &esp;&esp;她咽下眼泪,怔怔看着被兄长所抵住的大门。

    &esp;&esp;木门老旧,她用在周家打扫挣的钱,赁下了这昏暗的房间。

    &esp;&esp;门忽然倒了,兄长也倒了。

    &esp;&esp;母亲发出凄厉的惨叫。

    &esp;&esp;她的太太,她温柔而安静的太太。

    &esp;&esp;神情冷淡得惊人。

    &esp;&esp;公馆里那些孔武有力的保镖,摁住了她的兄长。

    &esp;&esp;“信春。”太太唤她,“要不要和我一起走呀?”

    &esp;&esp;信春渐渐缓过神来,她知道先生和太太要去港市。

    &esp;&esp;战火烧不到那,军阀的手伸不到那,那儿有周家的分行,有太太要继续去念的学校。

    &esp;&esp;“太太,你已经给了我很多钱了……”

    &esp;&esp;太太道:“可是,周先生还没完全学会你编头发的手艺。”

    &esp;&esp;信春抹了把眼泪点头:“我跟太太走。”

    &esp;&esp;于是她看到,太太的神情终于柔和了下来。

    &esp;&esp;母亲扑了上来,又被周家的保镖拉开。

    &esp;&esp;信春这次没心软,也没回头。

    &esp;&esp;去往港市的航班又添了一个人的名字。

    &esp;&esp;

    &esp;&esp;要带的行李并不多。

    &esp;&esp;阿柳已回了家,公馆里除却这对新婚的夫妻,只剩下信春和阿忠。

    &esp;&esp;朝笙自己仔仔细细收拾着东西,周暮觉在一旁,发现她将首饰和夏天的衣服装在一个箱子里,书则装在了另一个箱子里。

    &esp;&esp;“这些都不要了么?”青年看向朝笙的梳妆台,她的首饰其实是很多的。

    &esp;&esp;“轻装简从。”朝笙指了指自己耳旁坠着的山茶花,“带上这个便好啦。”

    &esp;&esp;周暮觉笑道:“都带上也不妨事。”

    &esp;&esp;“不过,如今舍了,等到了港市,我再替你添上。”

    &esp;&esp;他声音轻淡,又给朝笙许下个小小的誓言。

    &esp;&esp;似乎他们会很顺利的去往港市,不受到战争的半分影响。

    &esp;&esp;“我都记着了。”朝笙望向他,微微弯了弯嘴角。

    &esp;&esp;周暮觉心跳漏了一拍,几乎有一瞬间,以为自己的妻子看出了端倪。

    &esp;&esp;但朝笙很快挪开了眼,去替信春收拾行李了。

    &esp;&esp;夜里,月亮寂寂地照着,这座城市的繁华似乎陷入了沉默。

    &esp;&esp;整座公馆都静悄悄的。

    &esp;&esp;灯已经熄灭了,周暮觉半点睡意都无。

    &esp;&esp;他并不畏惧战争,或者死亡——对于渺茫的前路也怀着坚定的决心。

    &esp;&esp;但他终究不是孑然的一人。

    &esp;&esp;“睡不着?”朝笙的询问低低响起。

    &esp;&esp;周暮觉一愣,便见她撑着身子坐了起来。

    &esp;&esp;她鸦色的、如云的长发散落,被澄明的月色映照着。

    &esp;&esp;周暮觉眉间涌上歉疚:“我吵醒你了?”

    &esp;&esp;“没有。”朝笙轻轻地搂住了他,道,“我也睡不着。”

    &esp;&esp;“别担心,不会有事的。”周暮觉温声说,“等去了港市,仍照常的生活。你是不是没有去过那么远的地方?”

    &esp;&esp;他的妻子点了点头。

    &esp;&esp;青年便不自觉地回抱住朝笙,道:“其实,和海市也很相像。商业发达,港口众多,不过,气候很不一样。”

    &esp;&esp;“大概会热上许多?”

    &esp;&esp;“对。”他的声音低沉而和缓,带着安抚之意,“那里的夏天热且潮湿,植被郁郁葱葱,这点又和海市不同。”

    &esp;&esp;周暮觉去过很多地方,当地的风物皆能一一道来。朝笙靠着他,偶尔提几个问题,大多数时候只静静听着。

    &esp;&esp;周暮觉在这样的讲述中感到心神似乎都安宁了下来,等他再望向朝笙时,她已经在他怀里睡着了。

    &esp;&esp;“唔……我讲的也不算无聊吧?”青年自言自语。

    &esp;&esp;他俯身,亲了亲朝笙的额头,然后将她小心地抱到了枕头上。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