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节(3/5)
“那就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推动它。”
齐爱理点了点头,“这是您常说的话,如果一件事从三个角度来观察都有好处,也往往意味着它比较容易成功。因为我们将会天然拥有两方面的盟友。”
“不过,”她指出,“驴子修女的愿望,其实就是一件从三个角度来观察都很好的事情。一方面,它能声张她的意愿和志气,您知道,既然——”
“既然她对于如今在教内的地位,并不能满足,又自知无法与我们抗衡。”张坚信说,“是的,从她的角度来看,这是很好的。”
“从使团的角度来看,也不差,驴子修女的能力很强,她只是输给您,但才干仍然超过九成九的人。”
齐爱理说,“她在教内也有很高的威望,对教义也非常熟悉,她和教义撰写者是老相识了,她的传教能力很强,又很了解移鼠教的经义,同时立场也还非常坚定,至少比那些在教会还有老朋友,立场暧昧不明,做祭司更像是职业选择的,那些从教士转行来的祭司都要更加忠诚得多——
毕竟,她是个修女嘛,而且还是个破了戒的修女,这在从前,是人们攻讦她的一个把柄,如今倒成了她的投名状,尽管修女和一些女贵族,在欧罗巴是被允许靠近权力的,但她的风流韵事在使团中知道的人太多了,一旦她背叛,光是这件事都能让欧罗巴各国对她改变态度,让她无法名正言顺地靠近权力……当一个人背叛的代价太大的时候,她就很值得信赖和依靠。我敢说,徐明月团长可能是很希望要她的。而这就是第二个角度的好处。”
第三个角度的好处,就不用详细阐述了,以驴子修女的级别,能更好地为知识教在欧罗巴谋取利益,而这应当是所有知识教的祭司都能看到的共同利益。齐爱理的确不能理解恩师的决定:他居然否决了马丽雅的自告奋勇,反而决定任命齐爱理来做随使团出发的知识教代表。
当然,齐爱理的资质也不低,不算是不合格的人选,但就连她自己都认为,或许让她来当个副手会更好一些,从资历和年龄出发,马丽雅明显都比她要更强得多,也更合适。毕竟,马丽雅是永远不会背叛的,而齐爱理就没有马丽雅的那些理由了,她和欧罗巴教会的仇恨要淡得多,或者说谈不上什么仇恨,毕竟东方贤人说和她们可没有什么关系,而且,她还是美第奇家族的后代,在欧罗巴还有不少近亲那,如果她在欧罗巴发生动摇,被敌人笼络过去,那知识教的脸可就要丢光了。
但是,张坚信大祭司的意志是坚定的,而且,他下的决定没人能改变,马丽雅不能,齐爱理当然也不能,这样马德烈就不得不放弃她在知识教的职位,以采风使的身份,迂回地前往欧罗巴。而齐爱理还没有整装出发,就意识到自己在欧罗巴多了一个潜在的政敌——马德烈当然会发挥一切个人影响力,想要从她这个名义的知识教管事人身上窃取权力。
而且,她在这方面基础很好,个人能力也很强,齐爱理不能保证自己一定不会输,她认为理性地讲,更没有必要在洋番中开启这样的内耗,洋番的人本来就不多,而且心思并不能说完全统一,如果让马丽雅取代她去,相信知识教的工作开展得也能更加顺利。
“您就从没担心过我会背叛吗?”
她问老师,“毕竟,我们可是要回我的老家去,我还有值得尊敬的亲戚——虽然我的记忆已经不深了——在那里。甚至还有我的亲生父亲——我知道很多人把这视为是我的一个软肋,至少,他们认为把我派到欧罗巴是相对冒险的。”
“别人的看法是无足轻重的。”
张坚信怡然自得地回答,“在和人有关的许多事上,我一向坚信自己的判断。过往的经历也在不断证实我的这点小小的自大。所以,在这件事上我从未对你抱有丝毫怀疑,就如同你对自己的信心一样。
爱理,你对自己也了解得很清楚,我知道你现在的犹豫并非基于对自我立场的怀疑,害怕自己背叛,基于对买地的忠诚和感恩,想要防患于未然……不,你对道统和买地的信仰是很坚定的,这一点我比你看得更加清楚。
你是真心实意地想要通过最理想的方式来达成目的——你认为由马丽雅去,对整件事的效率大有裨益,所以,宁可放弃扬名立万、权倾一方的机会,也想要促使此事发生。对于你来说,功名利禄不及科学人事,你喜欢看到每个人出现在最合适的位置,做最合适的事,得到最合适的进步,这件事本身能让你欢喜。”
大祭司一如既往地把人们看得很透,他对齐爱理的剖析,简直比解剖图还要精细。齐爱理欢喜地喊了一声,感到被理解的畅快,她的双眼闪闪发光,“是的,师父,就是这样,我不胆怯,如果你决心把重任交给我,我也能承担,只是——如果有更理想的选择,那为什么不呢?!”
“正因为你的善良,以及在野心方面突出的缺乏,才使得你成为最理想的选择。”
张坚信和蔼地说,他欣赏地望着自己的学生,“在这一点上,你像我……我们拥有相似的禀赋,对于权力我们天生地并不那么感兴趣,它只是我们行善的阶梯。”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