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1/1)

    稍微借鉴一些插画、漫画的技巧,能把镜头表达画出来。

    别人画技再厉害,没看过电影,没看过漫画,没看过连环画,还真不是短时间就能追平他这作弊似的优势的。

    他决定画《长腿鸟》的时候,就下意识选择了最省时省力省成本的画法。

    “刻印的版本我会再画一份儿,线会收更细,方便石刻师傅来刻,若池兄怕成本太高,可以先做木刻。”

    池远舟想了想,又问:“若按售价来分,沈兄想要几成?”

    沈青越:“两成吧。”

    池远舟:“两成?!”

    他们卖一本书利润都没两成!

    沈青越体贴道:“若按售价,我建议池兄还是石刻吧,以后每年加印也不必再刻。”

    池远舟哭笑不得:“沈兄,你到底是懂行还是不懂行?”

    沈青越:“池兄既然开着书铺,必然也有纸坊吧?”

    池远舟不置可否。

    他们家没有。

    但是他岳丈家有。

    他家夫人的陪嫁就有一间纸坊。

    沈青越十分贴心地和他分析:“等赚回了石刻的钱,纸墨成本就低多了,以后印得越多,池兄赚的就越多,这样说不定池兄更加划算呢。”

    池远舟哭笑不得:“那要是印不了那么多呢?”

    沈青越:“那便按利润来分。”

    池远舟再次沉默。

    要一半利润太多了。

    沈青越笑了笑,问道:“池兄,你可知大虞有多少人?”

    池远舟不语。

    沈青越:“说到这儿,我还有一个问题想要请教池兄。”

    池远舟:“什么?”

    沈青越:“你们的话本会被外地盗印吗?”

    池远舟怔了怔,“你是说,我家铺子的话本,别人也印来卖?”

    沈青越点头。

    池远舟:“这自然是有的。”

    沈青越:“那他们会给你家或者写书的作者付版权……润笔费吗?”

    池远舟没听过什么版权费,但意思他还是听懂了,“自然是要给写书的先生再付润笔费的。”

    沈青越:“可有律法?”

    池远舟摇头,解释道:“这是咱们行当里的规矩,吃水不忘挖井人,只要写书的先生还在世,就要给润笔费。当然也有缺德的小印坊私印,被发现了会被天下所不齿。”

    沈青越听得直皱眉。

    心道,道德谴责又不顶钱用。

    池远舟又道:“官府也会查抄这样的私印作坊。”

    “嗯?”沈青越愣了愣,莫名好像懂了:“私印作坊不交税?”

    池远舟笑着点头。

    就沈青越问的这些问题和反应,他看出来了,沈青越应该是真不太懂行,或者从前不是他来打理这些,又或者,他只是不懂大虞的行情。

    关于沈青越来历,他私下也和夫人嘀咕过。

    宝峰县突然蹦出这么一个会画故事的画匠,从前没一点儿风声,全县的画匠和读书人都不认识,他只可能是从外地来的。

    那来历就简单了。

    要么邻国。

    要么外邦。

    他怀疑是外邦来的。

    邻国出名的画派他也熟,没有这种风格,除非沈青越有个避世隐居的师父。

    然而他的脾气、做派,包括谈价的风格,都不像是个避世隐居的。

    解释清楚,沈青越想了想,自己退了一步:“按利润分我要四成吧,按售价我要一成半。”

    既然别人印他的画也给版权费,那他没必要逮着池远舟一个人薅。

    感谢这个要面子的时代。

    池远舟刚有一点儿开心,就听沈青越又补了一句:“不过池兄只能在镇南郡卖。”

    池远舟一愣:“这是何意?”

    沈青越:“就是我只授权池兄在镇南郡卖,若是其他郡有别的书坊要刊印《长腿鸟》,我还会再和他们谈。”

    池远舟心想,那你谈嘛。

    现在又不是前朝,只要不是太偏僻的地方到处都是书坊。

    反正除了只能官府刊印的律例、历书,只能官坊刊印的几套经典和经书,还有京城那几家背景太硬,又无比霸道的书坊占着几样孤本不许别人刊印,都是互相可以刊印的。

    各大书院自编的一些集册和话本子更是遍地开花。

    还有不少致仕归乡的官员或者他们的后人还会整理文集,有人托书坊售卖,书坊要出润笔费,有些不卖只是自己留存或者送人的,还得出钱找书坊给印。

    再说了,就是有人再刊印他也不怕。

    雕版时间那么久,等同行雕完,他们印好的书都能卖过去了。

    不过沈青越这么说,他觉得沈青越还挺讲究的。

    等沈青越说“当然池兄可以将书卖给来宝峰的外地客商,我也不会在县内再找其他书坊合作了”他就觉得沈青越更讲究了。

    虽然要价是狠了点。

    他预感沈青越的要价将来会远超他们书坊给过最高的润笔费,但他同样预感,这笔生意利润也会超过他们书坊卖过的所有话本子。

    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等书铺一开始卖,他们家老老少少的说不好得人手一本。

    话本子还有点儿门槛,不识字的看不懂,但画……

    他小儿子拿着扇子挨个看,一张不肯落下。

    他们俩又协商了一番,敲定了按利润分,扯来扯去,最后谈到沈青越要三成半的利润,但是不能一年一分,得半年一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