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1/1)

    先欠着工钱也不怕,她家种菜卖菜够花销,还能剩点儿,先占几亩地比较要紧。

    嚷了一会儿,几乎没有反悔不想干的。

    “先干活儿吧,工钱有了再给。”就姜竹那点儿钱,按照半年工期算根本就顾不了几个人。

    他们让姜竹别算了,先记着,有钱了年底再给,没钱大不了以后慢慢抵租子,到年底先紧着家里穷的给就行。

    不过赚不到工钱,每家也不能让所有壮劳力都来,得先保障自己家正常生活,有余力再来。

    家里人多的来两个三个,人少的就来一个,还有确实需要所有劳力赚钱养家糊口,没有工钱真活不下去的,要么这次只能暂时算了,要么就提前和姜竹、里正说,问问能不能优先给他们家工钱。

    一个村子住,谁家什么情况大家也清楚,有七八个这样的,谁也没意见。

    江顺子家也提前说了,他家不急着要工钱,先给别人就行。

    沈青越怕姜竹年轻处理不来这些人情的事儿,他们又不是固定的长工,以后每天统计谁干了谁没干,有人偷懒了算不算,弄不好就要得罪人,干脆问里正能不能帮忙记工。

    里正想了想,同意了。

    姜竹要赶集要赚钱,也不可能天天盯着,还是他来吧,有他里正的身份在这儿压着,大伙儿都放心。

    商量完就开始正式动工。

    上午先分一部分人给赵先生修房子,再派一部分人跟着姜竹去竹林砍竹子修竹屋。

    半村子人齐动手,半天就搭好了。

    到了下午,一群人凑到姜竹家山脚下开始动工。

    算数题(二更)

    田家少闲月, 夏天到秋天更是忙上加忙。

    田里忙,开荒也忙。

    大伙儿还盼着能赶在入秋前多开几亩地, 种不了别的,赶上种冬麦就行。

    如果能再早点儿,还能种一茬萝卜白菜。

    大人忙着田里,家务自然而然落到了小孩们头上,小孩们还没来得及庆祝他们的新学堂,就步入了每天一大早上课, 趁着太阳到头顶前回家做饭,给爹娘往田里和山坡送饭,下午洗衣服、喂牲口、干家务,太阳不那么大了, 再去田里拔草,或者到山坡那儿收拾柴火和草。

    梯田要用石头垒存水的田埂, 清出来的石头, 姜正当场就带人垒田埂用了。

    大树姜竹还要, 可以卖木材。刨出来的树根和不成材的小树就扔在一边, 村子里谁想捡就捡。

    自己家烧也行, 放到秋天卖柴也行, 就当赊欠工钱给大伙儿的福利了。

    清出来的草也是, 谁家喂了牲口想要草料, 过来随便拿。

    这些日子不止村里的青壮年, 妇女、老人、半大的孩子, 也都在山上干活儿。

    他们是不要工钱的, 常常是自己割草回家,或者收拾些细柴回家,要是刨出来鞭笋、山药、野菜等等, 姜竹就不要了,优先给他们拿。

    大家一块儿干活,挖出来什么都能看见,也没人多贪昧,挖到了药草就放到一堆儿,等姜竹或者姜树去卖。

    本来这事儿是打算交给姜望南的,他去卖菜时候顺便给卖了,但姜树回来发现姜望南抢了他的生意,气得死活不同意。

    扬言交给谁都行,就是不能交给姜大脑袋。

    大伙儿辛苦之余叫他们俩打一架,姜大望另外两个哥哥还撺掇姜树上,“上,姜树,揍他!”

    姜树才不上当,他从小就打不过姜望南。

    而且姜望南打架打输了喊姜望东、姜望西,他俩都帮忙。

    他打架打输了喊他俩哥哥,那俩谁也不帮忙。

    看吧,这会儿他俩哥哥都坐那儿等着看他笑话呢,也不知道是不是亲生的。

    没一会儿,姜竹和吕香梅推了一大锅绿豆汤和一桶茶过来了。

    天太热,干的又是体力活儿,怕大伙儿中暑,他们每天烧好几锅汤,泡好几桶茶。

    他们这儿茶不值钱。

    各家都有亲戚在茶园干活儿,好茶弄不到,但粗茶几乎都不缺。

    反正就喝个味儿,粗点儿的苦点儿的喝着还提神。

    姜二山就管着茶园,每年都给兄弟姊妹弄不少茶,相对村里别人家,他们家的茶还算好的。

    有便宜不占白不占,这几天各家都来这儿蹭茶喝。

    小孩儿们还有来喝绿豆汤的,姜竹也不计较。

    见赵先生不好意思来,他还让卫元到隔壁喊一声。

    现在上课不用爬那么高,卫元也跟着赵先生祖孙俩去上课了,他和赵舒云是扫盲班最小的小萝卜头。

    但赵舒云年纪小,人学霸,才上了两天课就把整个扫盲班对比成学渣,原学霸姜家旺、姜美月都生起巨大危机感,刚飘起那么一点儿点儿“我最聪明”的小触角,就被赵舒云小朋友秒得渣都不剩了。

    有了共同的敌人,姓姜的和姓江的小孩儿都有了点儿抱团共进退的趋势,然而没几天,这趋势就跑偏向集体摆烂。

    从前是,姓江的行,我们姓姜的凭什么不行?!姓姜的行,我们姓江的也得行!

    现在是,姓姜的想,我不行,他们姓江也不行。姓江的想,看吧,我们不行,他们姓姜的也不行。

    然后统一思想——看吧,他们也不比我聪明!

    不过赵先生不是沈先生,上课和蔼是和蔼,对作业和学习态度很严厉,还会给他们讲好多大道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