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1/1)

    就一个老头说他有石斛。

    他领姜竹几个到家里看,自己晒的大概有半斤多,姜竹和江宏明能看出来这是石斛,但是品质够不够好,他们也看不大出来。

    见他们也不像多懂,老头道:“春天摘的,我自己晒好了泡着喝的,想要鲜的再等等,起码等下了霜,刚开过花儿的药性淡。”

    江金弓:“大伯,这是几年的呀?”

    老头想了想:“得三四年了吧。”

    江金弓看姜竹和江宏明。

    三四年的石斛,马五说质量不错让他们按五两到八两一斤收,他给他们八到十两。

    姜竹:“您想怎么卖?”

    老头:“我不要银子,你们下趟什么时候来,给我捎点儿好布,要红的,我小姑娘出嫁穿点儿好的。”

    姜竹:“行。”

    老头给他们抽了两根儿,把剩下的石斛收起来,“不懂你们拿回去找懂的问问,我这是好的。”

    姜竹:“行。”

    从这儿离开,顺着村民给他们指的路,跑两个时辰还有一个稍大点儿的村子。

    这村子同样不要钱,要东西。

    听说他们是隔壁村介绍来的,有年轻人问他们要不要皮货,灵芝没有,但他们知道哪儿长石斛,他们什么时候带东西来,什么时候就能去给他们摘。

    “你们要什么?”

    “酒、糖、盐、布。”

    村民想了想,“你们城里女人戴的首饰,小孩儿玩的东西,我们也要。”

    “还有米。”

    “对,还有米,要白米。”

    另外一个只有十来户的小村子要的东西差不多。

    而独居的猎人比较简单,先问能不能弄到刀和箭,不行那就要酒。

    不过回程时好歹遇到一个采药人,向他们打听了药价,领他们回家卖给他们一批处理好的药。

    他平时也会攒着到镇上卖,价格差不多,还省得他自己跑一趟了。

    这趟对姜竹他们说,喜忧参半。

    喜的是确实有石斛,各个村子看到的凑一凑,能有个两三斤了。

    如果一斤能赚两三两银子,光石斛就挺多钱。

    但忧的是,他们好像短时间都实现不了在家坐等收药。

    甚至还得大老远往里面运东西。

    不过能看到钱的活儿,他们年轻力壮地倒是愿意跑。

    无非是跑镇上、县里买些东西,牵着牲口走一趟。

    就是一来一回得三四天,姜竹有点儿不知道要怎么跟沈青越说。

    江宏明看出他发愁,主动道:“不然下趟我来吧,都谈差不多了。”

    姜竹摇头。

    说好了一起的,才开始他就不来了哪能行。

    而且两个人一起遇到什么还能商量,一个人到陌生村子,说不定会受欺负。

    第四天傍晚,他们风尘仆仆进了村。

    村里人有人瞧见他们,好奇地问起来:“回来啦,路上顺利吗?”

    “还行。”

    东西他们暂时放到江宏明家,等明天先去给马五送一趟,再把带回来的石斛样品给他看看,确定下多少钱收。

    有石斛的他们每家都要了点儿样品。

    有人晒的是茎和根,一根一根晒的,也有人都切成小段儿了,姜竹隔开了记,各家的都做了记号。

    江宏明娘叫他在家吃饭,姜竹急着回去看沈青越有没有饿出毛病,谢过后放好东西就急匆匆跑了。

    他一路骑着酱酱全速跑回山上,沈青越、姜家业、石生、姜家俊正用个小石锅在院子里搞火锅。

    底料是姜竹让大嫂给做的肉酱,加上厨房里的酱汁、酱油,扔点儿姜片、八角、盐、辣椒胡乱炖出点儿底味儿。

    再炖上猪骨熬汤,然后下肉片。

    今天村子里有人杀猪,姜家俊给他们带了点儿肉,还有从前储的肉干。

    这些都是为了打底。

    主要是涮菜。

    地里长的青菜,山上薅的野菜,还有从山下拿上来的豆腐、豆皮、菌子,还有刚切好的一根儿山药和开梯田挖出来的嫩嫩的鞭笋,煮在一锅,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香味儿满院子飘。

    他们没吃过火锅,姜家业称之为乱炖。

    没什么蘸料,姜竹的香醋被拎出来一人碗里来一勺,再剁点儿蒜末、小葱、辣椒碎进去,浸透了肉汤香味儿的烫菜在里面滚半遭,吹一吹,微微还带点儿烫,吃下去又爽脆又好吃。

    姜竹:“……”

    “小叔!”

    沉迷美味的几人听见动静抬起头来,一个个全是左手端碗右手筷子还夹着菜,都吃得满头冒汗,脸色红润。

    “小叔快去拿碗!”姜家业招呼一声,挪挪板凳给姜竹腾个位置出来。

    沈青越抬眼看他:“先去换衣服。”

    姜竹应一声:“哦!”

    他把酱酱牵远了点儿,好几天没刷毛了,还是先回棚里和小鸡待着吧。

    然后跑去换衣服冲了个澡,连头发都快速洗了一遍,里里外外都干净了,才清清爽爽端着碗筷跑出来。

    姜竹一坐下,被一人一筷子塞了一堆吃的,他拿勺子淋上醋,好奇地问:“你们怎么想到这么吃了?”

    姜家业:“我收拾厨房发现的石锅!沈先生就说到院子煮东西吃。”

    正好姜家俊上来领人,石生画完了作业也跟着来了,他们一起捡石头垒了个临时小灶台,就开始煮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