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1/1)

    这么高的哥哥竟然不会梳头发?

    沈青越:“你看那个哥哥头发扎得好吗?”

    小姑娘盯着姜竹看了一会儿,有些认生,往石生后面躲了躲。

    稍大一点儿的道:“那是小叔叔!”

    屋子里的人听见动静一掀帘子,朝他们笑:“竹子,这是沈先生吧,快进来。”

    出来的人和姜正长得有六七分像,应该就是姜竹的二堂哥姜圆了。

    对联(二更)

    姜竹进屋先喊人, 沈青越跟着一路认过去。

    奶奶、大伯、二伯、四伯。

    二伯母,四伯母。

    然后是大哥、二哥、三哥、四哥、五哥、六哥。

    老七姜树不在。

    常在村里几个沈青越都熟, 没见过的长辈很快对上了号。

    姜竹二伯姜二山,可能是经常管事,他看上去比大哥姜大山更有威严点,比四弟也正派得多。

    不过也挺黑的,那种长期下地晒出来的黑色。

    看来在茶园当管事,也要经常风吹日晒地干辛苦活。

    不过他精神头看着比较好, 不显年轻,但状态不错。

    朝他们笑的时候就显得友善很多。

    他的两个儿子姜方和姜平长得都不太像他,脸偏圆,气场都比较随和, 年轻些的姜平一直是笑嘻嘻的。

    屋里还有几个小朋友,姜竹自己都对不上号, 几个孩子热热闹闹地喊小叔, 姜竹稳重地点头应声, 沈青越怀疑他自己也是懵的。

    不大的屋子里人满满当当, 倒是真不冷了。

    雪停了, 他们也才回来。

    往年姜圆夫妻两个会先回来给老太太收拾收拾屋子, 今年雪大, 茶园的事都处理差不多了, 姜二山一大家子干脆也一道回来了。

    老太太和姜圆都在姜大山这院子住。

    姜二山他们去姜四山院子里住。

    他们在村里也有个老房子, 不过常年不在家, 老房子也不怎么能住人了, 正商量让小一辈的过年过来和家业家俊他们挤挤。

    其他小孩要占用下姜竹在大伯家那个小屋子。

    姜竹自然是没意见的。

    顶多就是不到一个月的事,反正他也不住。

    要不是真不太熟,他们去山上住都行。

    说完这些, 就是些日常的居家闲话了。

    将近一年没见面,姜大山和兄弟还挺有话说的。

    虽然姜家这一代最有出息能做主的是姜二山,但看得出来他对大哥很尊敬,感情也挺深的。

    姜大山也很心疼兄弟,一直劝他要是在外面辛苦,就早点儿回村养老。

    姜二山也问了问姜竹山上的生意和收药材的生意,提点他和人做生意的若干注意事项,还问了问他明年编不编竹篓竹筐。

    姜竹:“编的。”

    姜二山:“忙得过来吗?”

    采春茶从雨水后就开始准备了,姜竹又是忙山上,又是收药材的,他怕姜竹忙不来。

    姜竹点头:“没问题。”

    等雪化了就可以开始编了。

    除了他,姜松也可以帮忙,他们早点动手,是赶得上的。

    谈起茶,姜四山有话了,问姜二山能不能给他弄点儿好茶。

    姜二山:“你要好茶干什么?”

    姜四山:“我们家姜树送礼啊!过了年他就得去县衙干活儿了!”

    说着,他还看了看一直没说话的沈青越,眼神挺热切,“那个小沈先生,姜树说他和你说好了借钱的事了,他也没个谱……”

    沈青越哑然失笑,“姜树呢?银票我都准备好了,他一直没去拿。”

    姜四山一听这话就放心了,“他那些朋友叫他出去玩了,雪一化就出去了,一会儿他回来叫他找你。”

    沈青越:“没问题。”

    有他在,屋子里又热闹起来,他巴拉巴拉地和姜二山显摆他给姜竹看山多能干,显摆完自己显摆儿子,显摆完儿子显摆孙子,显摆完孙子开始显摆村里的书院。

    姜二山听得头都大了。

    姜竹二伯母估计是也是好久没招架这能说的小叔子,一下子有点儿受不了,也不像丈夫那样有从小管到大的经验,没听到孙子,就起来说去厨房帮忙了。

    屋里女眷就剩下老太太和石生她们几个小娃娃,没一会儿石生她们几个都跑出去玩了。

    沈青越瞧见老太太也开始跑神儿了,看得只想笑。

    姜竹悄悄拽了拽沈青越衣服,低声问:“你要出去吗?”

    沈青越摇摇头。

    不,他要听。

    姜四山说话挺有意思的,跟单口相声似的,大冬天出去多冷啊,还是在屋里听表演有趣。

    姜四山:“你们茶园那也没有吧?咱们村里有先生了,江大爷家那个秀才小子说村里赵先生教得不比他们书院的先生差,启蒙都不用去书院,就在村里学就行,我看要不然你家那几个小子也留在村里念书得了。”

    他知道他二哥当年其实也想让他俩儿子试试读书的,不过两人开蒙是开蒙了,都不是那块料子,也只是识文断字而已。

    就这,当初他二哥二嫂也没少花钱,说不定再过一两年一瞧,那水平还不如村里的小娃娃呢!

    姜四山只要一想,就忍不住幸灾乐祸。

    姜二山对他嘴里的话向来是信一半,不信一半。

    不想连他大哥竟然也说了。

    姜大山:“要是家晋他们几个想学,就留在村里学两年,赵先生教得不错,过了年,村里原本没念过的几个,还有刘家村、三坡村几个孩子也想过来学呢,赵先生说他可以下午教这些没念过的孩子。”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