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1/1)

    但他又不想闲着,趁着天冷了开始卖柴。

    他们家囤的卖完了,就从村子收,收上来卖一捆,在镇上能赚一文钱,去码头能赚两文,进县城再扣扣入城费,也就是两文。

    怕累到驴,下雪又不好走,他也不敢往车上装太满,一车也赚不了多少钱,哪有卖对联这生意划算!

    刚开始他还怕不好卖,姜树说能让赵先生帮忙准成,他们家姜家旺说赵先生的字比书铺卖的那些字帖更好,现在他都不临摹字帖了,隔一段时间问问赵先生有没有不要的字。

    姜树把姜家旺骗出来,然后他们俩一个抬头,一个抬脚,生拉硬拽把好学生姜家旺给绑来敲门,没想到赵先生还挺好说话的,没怎么说,就同意了。

    不过除了报酬,他还多要些红纸,说今年他也帮村里各家写一副对联,算报答大家收留帮助他们祖孙俩的恩情。

    姜竹要了七副对联,大门,房间,都要贴上。

    另外还有福字之类的。

    除了对联钱,他还把赵先生每个月的工钱涨到五两了,“够吗?”

    赵郁川:“够!”

    怎么不够,不给钱,包吃住也他干啊。

    何况姜竹还送了他两亩地,送了他们爷孙俩良籍和安身的环境呢。

    现在他过得挺好,人也踏实,这些是钱买不来的。

    姜竹:“明年我赚钱了,我们再加。”

    赵郁川笑,“那我给你写上一副财源广进的!”

    姜竹想了想,“还是写身体安康吧。”

    赵郁川笑着给他写了一副“年年顺景财源广,岁岁平安福寿多”,横批“万事如意”。

    年货

    姜竹很喜欢赵先生给写的对联。

    吃完饭回家后他们还自己写了点儿福字玩。

    对联沈青越只能按着编好的写, 他自己编不出来,只能写写福字。

    他让姜竹挑一挑, 姜竹哪个都喜欢,收好了就等着年三十贴。

    沈青越笑他,这是奔着把家里重新装修一遍来的。

    除了对联,他们还得请神。

    有钱人家的神像是石雕、木雕的,还有陶瓷烧的,最不济, 就是用红纸写一个。

    姜竹家有木雕的,还是当初他娘买的,贴对联时候要顺便擦洗干净,重新摆好。

    年前的几天, 意外忙碌。

    要提前蒸馒头,蒸包子, 炸豆腐, 炸丸子, 炸麻花, 还有准备饺子馅包饺子, 村里的磨坊都得排队。

    另外还得办年货, 置新衣, 扫房子, 糊窗户。

    最后才是贴春联。

    光为三十晚上的菜, 就要准备好几天。

    他们这儿守着河不缺鱼, 不管大鱼小鱼, 过年要讲究年年有鱼。

    另外鸡鸭要有一样。

    肉菜总共要凑四样。

    甜的也得有一样。

    其他才是素菜。

    有钱人家讲究得更多,穷苦人家至少也得准备六样菜,还要讲究满盘满碟, 买不起肉的这时候就用小盘子、小碟子。

    还有人另辟蹊径,把馒头糕饼做成鸡鸭牛羊猪的造型。

    山上就他们两个,姜竹也要准备菜。

    年前月底的草市会提前五天,改到腊月二十五,姜竹准备去凑凑热闹,再买买过年要用的东西。

    不过夜里起了风,早上起来外面天又阴又冷的,沈青越就不打算去了。

    姜竹带上酱酱去卖山货,买东西。

    沈青越嘱咐:“买两……三……你看着买吧,有新鲜的鱼多买点儿,晚上咱们做一条,剩下两条过年吃,再给你奶奶送点儿,然后买点儿糕点,糖果,瓜子干果什么的,给你奶奶送点儿,咱们多准备点儿,省得过年家业他们来拜年没东西吃。”

    给姜竹外公外婆的年礼姜竹前两天就去送了。

    姜竹舅妈还给姜竹装了一小袋橘子和干桂圆。

    姜竹点头。

    本来想一起去玩儿的,看上去似乎要下雪,万一下大了不好上山,也怕把沈青越再冻感冒了,姜竹带好东西,和沈青越在门口亲了好一会儿才出门。

    先前没卖完的山货这回可以再卖卖看,今天卖不完的,可以放到山下让姜树或者姜望南帮他卖,能一直卖到三十那天。

    往年,年底就是最好卖东西的季节。

    家家扫房子都会把旧的破的篓子篮子什么的扔掉、烧掉,新年用新的。走亲戚拎的篮子这时候也爱用新的,新篮子,新布,新衣服。

    小贩们就指望着这几天出货。

    多冷的天气也得干。

    今年不用了,姜竹今年只给自己家编了些新东西,卖一天山货,剩下的时间都是玩。

    到了大伯家,家俊正在等他。

    今天豆腐好卖,各家都要炸豆腐了,家家户户都要买点儿的。

    听说他没准备卖多少东西,大嫂决定多做点儿豆腐到草市卖,和姜竹商量好了借他的车。

    吕香梅:“沈先生不去啦?”

    姜竹:“风太大了,怕他吹病了。”

    “也是,你们俩也穿厚实点儿。”她进去又给家俊拿了帽子和姜正的旧袄子,还拿了个小毯子给他们塞车上,“坐车冷,盖上腿。”

    “嗯。”姜竹接过来:“大哥已经去了?”

    “早走了。”吕香梅笑,天刚亮就去了,等他们俩就来不及在草市卖完,回来再装点儿去镇上串串了。

    他们俩赶紧把山货和豆腐搬上车,姜竹奶奶从屋里出来了,抱着姜竹让四嫂给她做的兔毛披风走过来,给他们放车上。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