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节(2/2)

    要看他允不允许!

    “司命……司伐……司灵……都是神话中的称呼……”

    这个时候查野利族与“组织”的往来,就很难说会挖出什么来,生意往来之外,会不会还有其他利益往来?之前天命神石的祥瑞事件,有没有参与?若有确凿的证据,定不定罪?

    狄进取一份空白的劄子,开始提笔。

    并且回鹘商人还和党项大族形成了稳定的交易渠道,上面磕磕绊绊的译文记录的就是何时何地接头,多少货物等等。

    于朝局争斗中学到宝贵经验的同时,又不免有些遗憾。

    换一位指不定都没有亲自经手过兵事的宰执老臣过来,那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如果现在是汉唐时期,狄进会对西域很感兴趣,可惜正如之前刘六符拱火,让宋军趁胜追击,高歌猛进,直接杀出玉门关外,辽人恨不得宋军远行西域,在那里耗损国力,而宋人则要警惕于穷兵黩武的远征,脚踏实地地收回中原失地。

    若是如杜相公那般,上下默契的,自是皆大欢喜,倘若是来一位保守顽固的老臣,难保不会有所矛盾啊……

    “不要把什么事情都往争斗上面想,有时候恪守本分,不乱分寸,一切就将迎刃而解!”

    到时候无论那群宰执,是重视“组织”,还是忽视这种秘密会社的重要性,都是上面的决策,他接到命令后,再随机应变,查漏补缺,责任就完全不同了。

    一旦深究到底,逼反了野利族,河西难免动荡。

    杨文才皱起眉头:“是啊!这个贼子透露出野利一族与‘组织’有生意往来,还给出了证物,就是要让我们为难!”

    跳出河西的局限,从全局俯瞰,这无疑是最佳的应对之法,杨文才心悦诚服,无师自通:“无为而为,不争而争,相公真乃神人也!”

    相比起来,“组织”的其他成员,别说“司命”的真实身份了,连这位是男是女,多大年纪都不清楚。

    尤其是在如今河西宣抚使,流言传播的关头,简直是送上门的把柄。

    狄进一力抓捕“组织”的成员,如今已经有不少罪人在机宜司牢房内关着,却在河西特意放过与之相关的党项大族,能够理解的,知道是为了大局考虑,但政敌显然会趁势攻击,定一个包庇之罪!

    “不必妄自菲薄!”

    狄进看了一遍后,平静地道:“这封信件,是故意给我们看的!”

    所以与其操心那种顶头上司是否不合心意,需要调教,还不如想一想这个寄信的敌人。

    而“司伐”和“司灵”,则是“司命”麾下的属神,左右辅佐。

    野利一族是最先投靠宋人的党项大族,并且直接背叛了李氏,将李德明和李成嵬献了上去,宋廷对于这种投诚者,必须赏赐与安抚,顶多在暗地里做些手脚,让其他各族愈发仇视它,逼得这一族不得不紧紧地依附于朝廷。

    杨文才恍然大悟。

    宣抚使的地位太高了,作为幕僚,他何尝不希望这位辅佐的相公,能在河西拥有这等一言九鼎的无上权威。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杨文才在边上磨墨伺候,亲眼见证了奏章的内容,正是将党项大族野利氏,与一个与弥勒教有勾结的民间秘密会社的生意往来,详细地介绍了一遍,附上证物信件,请中枢定夺。

    狄进微笑着看了他一眼:“这个难题,在河西是无解的,顾全大局,就要损及自身,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按照历史上原有的轨迹,百年后,辽国在金人的进攻下,面临崩溃,皇族耶律大石又率众西行,意欲借助“大食”兵力,以图中兴。

    杨文才奉命退下了。

    杨文才在回来的时候,就想过许多种办法,按照他以前的阴狠思路,将相关人员灭口的念头都萌生了,但他很清楚,面前这位是绝不会那么做的,唯有低声道:“属下无能,无法为相公分忧!”

    但如果不查,又有纵容之嫌。

    理论上,拥有多大的权力,就要承担多大的责任,这也是天子都无法随心所欲的原因,当然某些一心修玄,美其名曰无为而治,却将责任统统丢给下面人的例外。

    那是后话,但至少按照信件上的译文来看,“司灵”早就做到了这件事。

    所以无论是如今四分五裂的大食,还是即将分裂为东西两部的喀喇汗王朝,都与宋人没什么关系,倒是重开丝绸之路时,可以欢迎回鹘商人来河西,建立更加稳定的商道。

    而主动退让的结果,就是不知朝廷会安排哪一位重臣来此。

    事实上说得不客气些,以他如今在边军和党项人中积累的威望,他来当宣抚使,除了朝堂资历不够外,完全可以站住脚,在河西说一不二。

    狄进予以认可:“这位‘司灵’不简单呐!”

    中兴没成,耶律大石倒是在西域迅速崛起,创立了偌大的西辽帝国,死后都安葬在原喀喇汗王朝的政治中心,巴拉撒浑城郊。

    按照这样的取名规律,这三位一开始就联系紧密,甚至要极其信任,知道彼此的真实身份。

    这确实两难。

    “环环相扣!”

    “‘司灵’……”

    相比起来,狄进并不操心这等自己掌控不了的人事变动。

    他不准备争河西宣抚使之位,何须将河西发生的每件事情,都扛在肩膀上呢?

    杨文才反应极快:“相公的意思是,跳出河西,于京师交锋?”

    这次就不任命顶头上司了,培养执政班底吧!

    而基于这点核心,面对河西的两难局面,狄进的解决之法,就叫恪守本分。

    遇到这种难以抉择的,直接上报京师,等待两府定夺便是。

    “原来如此!”

    在古老的楚神话里,司命的地位极高,分大司命和少司命,大司命主管人的生死,少司命主管人的吉禄,在楚文化的神明体系里,没有在其之上的神。

    土皇帝?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