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节(2/2)

    说实话,如果王家正当辉煌,私生子当然是滚得越远越好,休想沾到嫡系主脉的光,但如今门庭有败落之相,这个时候如果私生子有了出息,主脉反倒会欣然接受。

    “孙神医?”

    王从益皱起眉头,觉得对方的态度不是故意揭短,倒像是为了那个私出子而来?

    狄进淡淡地道:“是么?”

    狄进却不是为了区区一个陈执中而来,品完茶后,进入正题:“王大夫可知昔年太医局内,有一位孙神医,是王旦相公从峨眉山上请下来的?”

    然而很快,宅老再度奔回,喜悦地道:“主君,那位狄大府到了门房,确是来府中拜访的!”

    “可以称作彼此相识!”

    做什么春秋大梦!

    不多时,陈执中的亲笔书信呈了上来,狄进接过,大致扫了几眼,就知道那位属官在打什么主意了,没想到此行还有意外收获……

    毫无疑问,如果下一代王家再出不了一位进士,三代之后就迅速败落了,想要一直住在这样的宅子里,无疑是痴人说梦。

    “莫非是受了陈执中的牵连?”

    于是乎,当狄进骑着高头大马,出现在王府周围时,正在家中作画的王从益立刻被惊动了,赶忙招来宅老:“狄大府是要来我家么?上次的拜帖有回应了?”

    王从益越发惊惧,干脆对着宅老道:“去!将陈判官的信件取来!”

    两人入了正堂,一连十多位仆婢入内,奉上茶水糕点,各式用具,全是银器,倒是维护了宰相府邸的排场。

    狄进提醒:“这位孙神医身边有一位学徒,也姓王,打小聪慧,只是出身不佳……”

    宅老稍稍有些尴尬:“主君,这位大府向来不作应酬,少与京师贵门往来,此行想必也……”

    “对!对!”

    “呵!是啊!他又岂会来我家?”

    王从益这回冷静了,不喜反惊。

    王从益露出茫然,摇了摇头:“我没什么印象。”

    王从益大为失望,却也知道自己高攀不上,终究是死了心。

    “呼!”

    往事真相的第一个版本

    平常时期,他也不是这般沉不住气,只是此时面对眼前这位,恍惚间竟似是对着当年手握宰相大权的父亲一般,实在难以想象,如此年轻是怎么养成这般威严气度的。

    但狄进刚刚一路漫步,就发现这王家哪怕尽力维持,偌大的府邸也有许多地方难以维持,门庭已有了败落之相,王钦若才死了八年,便到了这般地步,这位嫡子的能力可见一斑。

    王从益自以为过关,舒了一口气,脸色缓和下来。

    王从益怔住,面色飞速变了,之前是畏惧中带着讨好,此时则变成了不愿启齿的羞辱:“这是十多年前的旧事了,我不愿再说,还望狄大府见谅!”

    结果他的女儿,第一批就被刷了下去。

    王从益脸上顿时浮现出心惊肉跳之色:“可是……因为陈判官?”

    他母亲当年凶悍,将父亲管得严严实实,但终究还是挡不住父亲在外面风流,生下了孩子。

    狄进语气带着几分温和:“确实是当年的旧事,正因为这么多年过去了,难道王大夫还耿耿于怀,不愿意放下么?”

    于是乎,狄进刚刚入府,就见到一位衣冠富贵、面容却有几分憔悴的老者迎出,脸上堆着笑容,热情地拱手行礼道:“狄大府此来,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啊!”

    有鉴于此,王从益压下情绪,缓缓地道:“莫非我的那位……那位故人,与狄大府有往来?”

    “大兄,狄进终于忍不住,约我们相见了!”

    五鬼瘿相之后,还想跟三元魁首,国朝最年轻的相公结亲?

    偏偏王从益撑不起父亲留下的班底,便以招婿的方式,希望延续家族的辉煌,但前两个女婿仕途都是平平,小女儿带着王氏班底为嫁妆,自觉不算寒酸,才盼着与狄进结亲,毕竟那位入朝时间尚短,根基薄弱……

    王从益苦声道:“狄大府明鉴,陈判官当年与先父同为东宫讲学,为官家授课,因而有些故交之情,但他近来所做的事情,我王家绝对没有参与啊!”

    相比起来,狄进最大的优势在于,他还年轻,特别年轻,就算将来所生的子嗣能力不出众,都足够延续数十年富贵,正如历史上的韩琦那般,以一己之力将相州韩氏抬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朝廷甚至为其打破了规矩,让韩氏子弟在相州任知州……

    王从益激动之色散去,轻叹一声:“唉,若是能与这位结亲,我王氏就不会这般拮据了,可惜!可惜啊!”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正因为地位差距过大,狄进才会直接前来。

    不递拜帖,直接上门,若非急事,那就是有问罪之意,他何时得罪过这位朝堂要臣?

    身为权知开封府事,一举一动都有人盯着,如果递上拜帖,再行往来,难免不会给外界释放与王家亲近的信号,即便为了查案,与这位瘿相之后扯上关系,也实在没有必要,倒不如单刀直入。

    “拜访?不对……岂有不递拜帖,直接登门的道理,恐怕来者不善啊!”

    狄进凝视着他。

    狄进笑了笑:“此人无根无蒂,在外漂泊良久,我偶然得其身世,才有了这个想法,为了王氏的未来,王大夫可愿允其认祖归宗?”

    狄进平淡还礼:“王大夫!”

    所以此时此刻,他甚至没有品上一口茶水,待得仆婢退下,直接道:“王大夫可知,本府此来,所为何事?”

    他点了点头,这才拿起茶杯,品了一品。

    在书房内慌乱地转了两圈,王从益面色发白,喃喃低语,宅老见状也露出恐慌,却不得不道:“主君,是不是先迎一迎?”

    双方其实是平级,同为谏议大夫,狄进的称呼是差遣的大府,或官职的直阁,要么就干脆称相公,反观王从益只能以本官称大夫,高下立判。

    “这……”

    他有一女,待嫁闺中,此前也请媒婆上狄氏提亲,倒不是不自量力,别看王钦若名声极差,却得了善终,赵祯继位后复相,天圣三年死于任上,享年六十四岁,两朝为相,门生故吏自是不少。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