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节(2/2)

    高从让缓缓摇头:“老夫不言其他,只说辽军此番围剿,大王可有战而胜之的信心?”

    高从让内心颇为满足,走了几步,摆足了架势后,才缓缓地道:“自宋人灭夏北伐,骑兵入中京,那群契丹贵族就开始对南朝心生畏惧,大王此番联宋灭辽,实乃良策,然宋人迟迟不应,我们却可以先将消息释放出去,以乱辽庭之心,切莫忘了,那宋人的使臣还在上京呢!”

    “不错!宋使程琳还在!”

    “岂敢!岂敢!哈哈哈!”

    他很清楚,凭着自己现在的力量,想要直接掀翻契丹的统治,灭掉辽国,依旧不现实。

    毕竟契丹的统治越来越离心离德,但北方的百姓也不心向中原,这便是他取而代之的根基!

    这高从让无论是真心认为此计可行,还是有意占据更大的话语权,都是愚蠢之举,难怪得不到辽庭重用,只能投靠起义军,以图从龙之功。

    马帮是江湖帮派,做事往往有江湖风格,这些本是士人大族不屑的手段,但关键时刻,也能派上大用。

    “妙啊!”

    欧阳春神色一动,明显没有听了前面两個计策兴奋,但依旧赞道:“高公良谋,本王佩服,来日大燕当真屹立于此地,定与高氏共治天下!”

    前两策很有用处,正是对与宋结盟的补充。

    高从让道:“其二,大王得散布消息,辽庭为求宋人不兴兵戈,有意向宋人割让赵宋祖地涿州!”

    “老夫见过那位秦王殿下,更听说他许多事迹……”

    他最大的优势正是数万马帮精锐,那是花了二十几年培养起来的嫡系,岂能随意挥霍,动摇根基?

    欧阳春深吸一口气,面向这位老人,拱手行礼:“请高公教我!”

    可就算如此,欧阳春也很冷静。

    高从让得意地翘了翘胡子,继续道:“这最后一策嘛,就请大王亲至前线,叫骂萧匹敌,扬言大辽仅萧孝穆一位将军,可堪一战,其余都是龟缩不前,不堪一击,并指明要萧孝穆应战,然后再小败几场,示敌以弱,将萧孝穆稳在上京,争取时日……”

    高从让再问:“那换成萧孝穆领军呢?”

    欧阳春碧色眸子一亮:“若是辽主震怒,将这宋臣斩了,就太好了!”

    欧阳春脸色微变,淡淡地道:“本王起事,从未依靠外人之力,结盟成,则锦上更添花,结盟无,我燕依旧雄踞辽东,各方呼应,谈何凶险?”

    欧阳春大赞:“此事一出,那些好战的契丹权贵岂能忍受?必定哗然!而宋人恐怕还真会讨要涿州,乃至再度进军,到那时两国兵戎相见,是否盟约也不重要了!”

    “好!大王能胜萧匹敌……”

    欧阳春不答反问:“萧孝穆有权倾朝野之势,此时出了上京,便是退让,这一退,可就掌握不了辽主了,他会做出这样愚蠢的选择么?”

    更何况辽国也不是唯一,就算能灭了辽,关键时刻,南方的宋人会不会挥军北上,夺取他们心心念念的中原屏障,再扫平北虏,得百年太平?

    高从让连连谦逊,笑容却从嘴角不可遏止地溢了出来,步履轻飘飘地离开了。

    欧阳春心领神会,断然道:“宋使程琳,若是被辽庭所杀,自然最好,如若辽庭留着他,本王便让上京的兄弟动手,再将消息传入宋境!”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高从让缓缓地道:“此人顾全大局,无愧于国宝臣之称,为了大辽国祚,他若真的退了,大王如何应对?”

    目送这位士人之首离开,欧阳春的面容很快沉静下来,目露思索。

    高从让道:“辽主恐怕不会如此不智,但也不会再予以宋使优待,这便是好机会……让他死在上京!”

    高从让的眉头也紧皱起来,语气沉重:“倘若宋人真的拒绝结盟克辽,大王的处境就凶险了!”

    小败几场,示敌以弱,说得轻巧,真正操作起来却有可能一败涂地!

    欧阳春道:“本王不惧萧匹敌,此人固然骁勇善战,但威望不足,此番又坚壁清野,勒令麾下那些习惯了打草谷的部将不得随意开战,呵!他在等本王自乱阵脚,却不知本王也等这位军中不服管束,引发哗变!”

    至于这一步成功了,后面是否遵守承诺,就要看灭辽后的局势了。

    而后太后太妃之乱,又让他争取到辽庭的官员身份,无论是详稳还是都管,他麾下其实还是那帮兄弟,并未得到朝廷的实权,可有了这层皮,在辽东联系士人,在辽中暗通奚族,在燕云和汉人大族相见,在辽西与阻卜人往来贸易,就都有了途径。

    是辽庭的内乱,促成了马帮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欧阳春摆出聆听之色,再度道:“请高公教我!”

    可欧阳春万万没想到,这让宋人占了大便宜的一步,宋廷居然不应。

    “此其一!”

    他满心认为,此次结盟十拿九稳,宋人必定积极响应,现在得不到回应,便是坐了蜡,幸好还有补救措施。

    正因为考虑到了这些,欧阳春深思熟虑之后,虽开国,但称的是燕王,而非皇帝,就为了争取宋人为盟友,许诺燕云,为宋臣属,成为曾经雄踞河西的夏德明那样的地方政权之主。

    高从让赶忙道:“大王天纵英才,老夫无以教授,只是有些不是办法的办法,大王不妨一听!”

    但最后一策,便与文武相争有关了。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