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节(2/2)

    俞广容道:“杀了,拐了,吃了,埋了,也是说不准的。”

    俞广容听出了华瑶的言外之意。

    齐风脚步无声地跨过门槛。他半低着头,似有百般恭敬。

    华瑶偷偷地瞄了一眼他的喉结,又立刻把目光转向了别处。她一本正经地命令道:“把香囊给我。”

    华瑶深知永州的灾祸并非三言两语所能概述。她之所以询问俞广容,只是为了试探俞广容的心性。

    时值深秋,夜晚的空气挟着寒意,钻入肺腑之中,冷得刺骨。俞广容的心里却有一腔热血涌上来,公主把她调到了永州,她已是公主的近臣。只要她勤勤恳恳地做事,必能受到公主的器重。

    华瑶淡淡地笑了一笑。她命令侍卫,把俞广容送去地牢。

    俞广容这一路走来,目睹了尸横遍野的惨状,却没有一丝动容。但她惯会揣摩上意。她态度恭敬、言辞婉转,陈述事实并无任何隐瞒,倒也算是一位合格的文臣。

    华瑶明知故问:“这就是你的要紧事?”

    齐风从袖中取出一只香囊:“茉莉花、白芍、桂枝、檀香、玫瑰、白芷、合欢花……”

    华瑶在俞广容面前装出一副沉稳老练的模样。俞广容走后,华瑶举高双手,悄悄地伸了一个懒腰。

    齐风能有什么要紧事?

    他已经检查了香囊里的药材。他本想把药材的名字都念出来,但他说话的时候,华瑶认真地看着他,他的脑海中一片空白。

    雕花木门紧密地关上了,夜风透过缝隙吹进室内,寒霜秋雨般的湿冷渐渐地散漫开来,华瑶不自觉地叹了一口气。天气越来越冷了,野菜越来越少了,那些逃荒的饥民如何求生?

    俞广容提着一盏灯笼,脚步匆匆地赶往议事厅。

    华瑶的侍卫又从临德镇接来一位文臣,此人名为俞广容,原是秦州彭台县的知县。华瑶离开秦州的前一夜,俞广容伺候得稳妥又周到,她审讯俘虏的手段,也让华瑶大开眼界。

    华瑶道:“你有何见解?”

    齐风向来少言寡语,此时也不知道如何解释。他讨饶般地念了一声:“殿下。”

    华瑶道:“传他过来。”

    俞广容立即答应:“殿下放心,微臣必不辜负您的厚望。”

    偌大一间厅堂里,仅有华瑶和俞广容两个人。

    这其中的道理,华瑶从小到大都听惯了,谢云潇也对她说过不止一次了。她当然明白医师的意思,这一次的病症,与之前相似,起因在于她劳累过度,她的意志比身体更刚强。她已是精疲力竭,战场的调度又不能停止,她消耗了极大的脑力和体力,难免会有些筋骨酸软的状况。

    俞广容道:“回禀殿下,秦州境内,万事太平,今秋粮食大丰收,秦州百姓感恩颂德……”

    俞广容走进了议事厅的正门。她满面春风,奔着自己的前程而去。

    既然她并非走火入魔,那也没什么好怕的。她含糊地答应了一声,又离开了医馆,忙着处理各项杂务。

    夜色漆黑,月色苍茫。

    从灵桃镇运往临德镇的粮食,也都顺利地抵达了临德镇粮仓。临德镇的驻军饱餐一顿,众人十分感激华瑶的恩典。

    正因如此,早在四天前,华瑶传下一道密令,把俞广容从秦州调到永州。如今的永州时局艰危,华瑶急需人才辅佐,在她看来,俞广容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依照华瑶的所见所闻,俞广容的怜悯之心微乎其微。

    齐风改口道:“我……”

    华瑶打断了她的话:“秦州传来的喜讯,我早已听说了,你也不必多说。”

    齐风与华瑶仍有一丈之遥。他听见华瑶的叹气声,还以为是他打扰了华瑶,随着心跳的加快,他失神一瞬,又连忙躬身行礼:“参见殿下。”

    齐风道:“我去医馆拿药,遇到两位医师。她们托我向您转交香囊。”

    华瑶道:“免礼,你怎么了?”

    华瑶仔细打量俞广容,只见她脸上稍有欣喜之色。尽管她极力掩饰,她神色间的细微变化,还是瞒不过华瑶的双眼。

    华瑶打断了他的话:“这里没有外人。”

    另一位医师也说:“殿下切莫忧虑,仅仅是一个迹象,并非真正的走火入魔。您静心休养两日,症状便会消失,若要痊愈,还请您循序渐进,慢慢地修炼内功……”

    莫叹离别 “你真是通情达理,善解人意……

    华瑶道:“免礼,请起。”

    齐风并不知道华瑶的心思。

    齐风道:“属下……”

    议事厅内一片寂静,正当此时,侍卫又来禀报:“启禀殿下,齐风有要紧事求见。”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俞广容顿了一顿,才继续说:“方圆百里之内,各个村落乡镇,妇女和孩童全部消失了,微臣找不到一个人影……”

    华瑶注意到他的左臂上有一条血痕。今日他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受了一点轻伤。她随口问道:“你怎么还没给自己上药?”

    俞广容连忙改口:“永州战火纷飞,百姓受尽饥寒之苦。微臣走在乡野之间,看见不少腐烂的尸骨,肢体残缺不全,肋骨上的筋肉都被剔得干干净净,还没到寒冬时节,永州的饥荒已经闹大了。”

    俞广容缓慢起身,恭恭敬敬地站在华瑶面前。

    华瑶试探道:“我活捉了一个太监。他出身于东厂,见惯了各式各样的酷刑。我把他交给你,你能否从他口中挖出消息?”

    华瑶道:“他们都被杀了吗?”

    议事厅内灯火通明,他不敢与她对视,只能把头低下去,凝望着青砖上的倒影。

    当天夜里,灵桃镇的局势基本安定。

    见到华瑶的那一刻,俞广容双膝跪地,叩首行礼:“微臣参见殿下,恭请殿下圣安。”

    她忽然往前走了几步,他们的影子相互重叠,他连影子都不敢看了。近旁的烛光闪烁不定,他侧过头,视线落在烛芯上,燃烧的火苗正在他眼里跳动,他的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恍然不知自己身在何方,心在何处?

    俞广容道:“再过年,永州才能恢复原状。”

    华瑶沉声问道:“你从秦州赶到永州,走过一千多里路程,这一路上,可有什么见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