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469)(7/8)

    6、《大明会典》中对宗室纳妾年龄、数量的规定

    万历十年议准、凡亲王妾媵、许奏选一次、多者止於十人。

    世子及郡王额妾四人。长子及将军额妾三人。中尉额妾二人【弘治间例】(按:被庆成王逼出来的)

    世子、郡王选婚之后、年二十五岁、嫡配无出、具啟亲王转奏。长史司仍申呈巡按御史、覈实具奏。於良家女内选娶二人。以后不拘嫡庶、如生有子、则止於二妾。至三十岁復无出、方许仍前具奏、选足四妾。长子及将军中尉选婚之后、年三十岁、嫡配无出、照例具奏、选娶一人。以后不拘嫡庶、如生有子、则止於一妾。至三十五岁、復无出、方许仍前具奏。长子将军娶足三妾。中尉娶足二妾。至於庶人、必年四十以上无子、方许奏选一妾。【嘉靖三十一年例】凡选妾禁例、悉如选婚。不许滥选流移过犯、及本府军校厨役之家。各王府每年备将妾媵姓氏来歷、并入府年月、攒造文册送部。其子女生年月日、并名位行次、即填注本妾项下、以备名封查考。但有不遵明例、或年未及而预陈。或已生子而復娶。将本宗参奏罚治。所生子女、中尉以上、照滥妾例行。庶人不给名粮。

    7、关于明代宗室人数

    洪武年间:

    ‘国初亲郡王将军纔四十九位’(《明伦汇编官常典宗藩部》),‘洪武中亲郡王以下。男女五十八位耳’(《皇明经世文编.徐文定公集》按:徐光启是将男女都算上的数字。)

    永乐年:‘至永乐而为位者百二十七。’(《皇明经世文编.徐文定公集》)

    正德年:‘正德年间亲王三十位,郡王二百十五位,将军中尉二千七百位’(《见闻杂记》按:男性宗室将近三千。)

    嘉靖中叶:‘尝考宗正籍,在嘉靖中叶,见存者一万五千余。’(张瀚《松窗梦语》)

    嘉靖三十二年:‘今各亲郡王将军中尉。计九千八百二十八位。女计九千七百八十三位。通一万九千六百一十一位。其位数多国初一百五十倍。’(《皇明经世文编.欧阳南野文集》按:欧阳铎应该是按永乐年间的一百五十倍计算)

    隆庆初:‘丽属籍者四万五千。而见存者二万八千’。(《皇明经世文编.徐文定公集》)

    隆庆五年:‘今则玉牒内见存者共二万八千九百二十四位’(《明穆宗实录》)

    万历年间:

    万历二年四月

    礼科给事中石应岳题:‘载玉牒者四万,而存者可三万有奇’(《明神宗实录》)

    万历七年正月

    ‘居正又言今国家难处之事,无如宗室,盖国家财赋有限,宗室生齿无穷今,玉牒见存者不下万五千余位’(《明神宗实录》按:江

    陵当国这段时间宗室人口负增长)

    万历二十二年(即1594年)

    ‘万历甲午丽属籍者十万三千。而见存者六万二千。’(《皇明经世文编.徐文定公集》)

    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

    ‘甲辰丽属籍者十三万,而见存者不下八万。’(《皇明经世文编.徐文定公集》)

    万历四十年二月

    ‘丁丑大学士李廷机、叶向高题:万历三十三年玉牒宗支共计一十五万七千余位,今袭封新生已踰十四年,又有六十万余位矣,比之弘正等年间不啻百倍,开局纂脩,必须设法、定限、分委、责成,谨列款以请。’(《明神宗实录》)

    注释:万历四十年突然出现一猛料,也是网上常被人引用的一则,万历三十二年还只有八万宗室在世,一年后突然翻了一番,如果说是将属籍者不论死活全算在内,十五万也说得通,可后面来个‘十四年’后,又新增宗支六十多万,也就是说在未来的万历四十七年,有宗室七八十万(姑且将死人也算在内),可这记载的明明是已发生的事,且不说万历四十二年,东林及时雨叶向高已经乞骸骨返乡,万历四十四年李廷机直接翘了辫子,那万历四十七年难道是李廷机借尸还魂,顺带统计了宗室的孤魂野鬼?

    可这则记录为什么出现在万历四十年的条款里,再看看《万历起居注》的两则记载:

    万历二十七年:

    五月四日辛亥,大学士赵志皋、沈一贯题:“为纂修玉牒事。先该臣等题奉钦依,将万历十二年以后玉牒照例续修。除文册该宗人府陆续造到、及纂修书写官照常题补外,臣等看得,纪载宗支,事体重大。先朝成化、弘治年间,玉牒止是二册,正德年间四册,嘉靖九年八册,二十四年增至三十余册,万历四年至七十册,十二年增至正副本共二百三十册。査得彼时亲郡王、镇辅奉国将军、中尉等爵宗支,共计十万三千三百余位,见令各王府袭封、新生又有五万三千二百余位,计约有一十五万六千五百余位矣。宗支愈益绵衍,册籍愈益繁多,比之弘、正间不啻百倍。必须设法定限,分委责成,庶不至耽延岁时,妨误重典。臣等谨将合行事宜,逐一开款,上请圣裁施行。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

    万历三十九年:

    二十五日壬辰,大学士李廷机、叶向髙谨题:“为纂修玉牒事。先该臣等题奉钦依,将万历二十七年以后玉牒照例续修,其纂修、当写官已经照常题补外,臣等看得,纪载宗支,事体重大,先朝成化、弘治年间,玉牒止是二册,正德年间四册,嘉靖九年八册,二十四年三十余册,万历四年七十册,十二年增至正副本二百三十册,三十三年增至二百九十册。查得彼时亲郡王、镇辅奉国将军、中尉等爵宗支共计一十五万七千余位,见今各王府袭封新生已逾十三年,又有六七万余位矣,宗支愈益绵愆,册藉愈益繁多,比之弘、正等年间不啻百倍。开局纂修,必须设法定限,分委责成,庶不致耽延岁时,妨误重典。臣等谨将合行事宜,逐一开款,上请圣裁,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

    这两个题本基本内容是一个抄一个,区别是数字变化,可以看出《明神宗实录》那万历四十年‘又有六十万余位矣’是万历三十九年‘又有六七万余位矣’的笔误,根据起居注来看,万历十二年宗支共计十万三千三,二十七年合计一十五万六千五,十三年后的万历三十九年,‘又有六七万余’,也就是万历末期宗室男女合计二十余万,还是不计生死都包含在内的数字。

    此时距离明亡还有三十年,按照徐光启根据从洪武至万历年这段时间的宗室繁衍数量和明代人均寿命推算,‘夫三十年为一世。一世之中。人各有两男子。此生人之大率也’,得出结论‘十年而增三分之一,即又三十年余一倍也’,正常来讲明亡之际玉牒中该录有宗室四十余万,活着的估计也就一半,但有个前提,这得是承平年月,因为不久之后农民起义爆发,开始人工为大明宗室减员,明末很多王爷都没有卒年记载,更别提那些还有很多活得还不如农民的闲散宗室。

    反正玉牒在明亡以后被毁了,明朝宗室人数说多少都有,非要说‘百万’也找不到证据反驳,所以大家就看一乐,信不信在你。

    8、明代宗室待遇

    先说能领到禄米的情况:

    洪武初,亲王禄米五万石,不数年后以供给难继,减至万石,其后待庆、辽、肃、谷诸王俱岁给五百石,是高皇帝制禄已无定矣。永乐间秦、鲁、唐府各五千石,辽、韩、伊府各二千石,肃府仅七百,庆府虽七百五十石,而郡王常于数内拨给,是文皇帝颁禄已变更矣。(《明伦汇编官常典宗藩部》按:庆王府这‘七百五十’应该是‘七千五百’的错讹,不然庆王府的宗支集体上吊算了)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