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公元756年夏天城市在细雨中倾倒(2/8)
&esp;&esp;三
&esp;&esp;史官们只负责对国家命运的预告,正常情况下,国家的命运也就是皇帝的命运。但在老皇帝逃亡的旅途上,他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渐渐分道扬镳。书写这段历史的史官们心照不宣地对此表示沉默。
&esp;&esp;从今天起,改制敕为诰。给老皇帝的表、疏[4]改称他作上皇。四海军国大事,先让皇帝决定,然后告诉老皇帝。等长安收复,老皇帝就彻底退休。
&esp;&esp;太子的继位,缺乏法理和程序。老皇帝还有在外领兵的儿子,按着他的脾气,总要调集兵马狠狠给太子吃个教训。但太子在灵武正指挥平叛,老皇帝的“愧疚”让他再次退让——拿到新皇帝“册命”的第四天,老皇帝临轩授册,发布作为皇帝的最后一道诏令: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esp;&esp;在这场仓促逃亡发生之前,老皇帝已经在长安住了七十多年。他熟悉秋天长安城朱雀大街沿途槐树结实的气味,他居住的兴庆宫有“花萼相辉楼”临街,登楼便可以望见往东市赶集的子民。哪怕越到年老,去骊山华清宫的时间越来越长,回到长安,也是如吃饭喝水一样,自然而然的事情。但现在,老皇帝只能决定老死他乡,叫新皇帝安心。老皇帝招来使者,给新皇帝回了一封信:长安,我不回去了。你把剑南道划拨给我,我就在此终老。
&esp;&esp;发布诰命之后,老皇帝立刻命令身边代表朝廷的朝臣韦见素、房琯、崔涣带着传国宝玺、玉册到灵武去,替新皇帝把这个空口白话的皇位坐实。
&esp;&esp;老皇帝沿着嘉陵水谷道西行入蜀的路上,嘉陵江与白水江合流处,有一处长满桔柏的渡口。他需在此渡江去益昌县城。渡河的时候,有双鱼夹舟而跃,编纂《旧唐书》的史官们写这一节的时候已经知道,唐王朝的命运并没有终结在这场元气大伤的动乱里,便埋下伏笔,说跃起的并不是鱼,是龙。
&esp;&esp;老皇帝指望着太子虽然走了,依然是他的儿子。在这样危急存亡的时候,太子将与他同心协力,重整山河。玄宗在成都颁下大赦诏书的第十天,太子的使者到达成都,带来的却是一则令玄宗惊愕的新闻:七月十二日,太子已经在灵武继位为帝,改元“至德”(也就是后世所谓的“唐肃宗”)。使者送来的册命中,他已经被称为“上皇”。先斩后奏,没有商量的余地,只是知会他一声。
&esp;&esp;朕以薄德,继承皇位,每天小心翼翼,勤念生灵,一物失所,无忘罪己。四十多年来,国家小康,与大臣推心置腹,无所怀疑。现在奸臣凶竖,弃义背恩,割剥黎民,扰乱华夏,都是我不能明察秋毫的过错。现在,朕在巴蜀,训厉师徒,命令太子诸王发兵重镇,诛夷凶丑,以谢昊穹。朕将与群臣一道重弘理道。因此,大赦天下。
&esp;&esp;面对儿子自立为皇帝的“噩耗”,捧着灵武送来尊他“上皇”的册命,老皇帝不愿接受,也不能扔,一连三天沉默不语。按着玄宗一向的脾气,任何觊觎他皇位的念想都会遭到最残酷的镇压。老皇帝心里知道,稍微一点儿姑息,都是把自己的命运拱手让人,哪怕是让给儿子:他的家族里,提前退休上演过许多次,都是被逼——当时还是秦王的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门杀了太子李建成,老皇帝唐高祖李渊被逼退位,迁往太极宫。李隆基自己年轻的时候,在与太平公主的争权夺利中胜出,立刻逼迫父亲唐睿宗李旦让出了皇位。皇帝是一个必须干到死的工作,提前退休,换来的只有怀疑、监视,抑郁而终。哪怕继任的是自己的儿子。
&esp;&esp;清晨时,山穷水尽的老皇帝忽然等到了自己的运气:去蜀郡迎接贡品的崔圆押运着车队连绵而来,带来十万匹蜀郡进贡的春彩[3]。老皇帝命令将春彩一一排开,召集仅剩的卫士,对他们说道:“朕年纪大了,托任非人,造成了安禄山叛乱,不得不远避其锋芒。我知道你们都在仓促间跟随我,不得与父母妻子告别,跋涉到此,极度劳苦。我很惭愧。蜀郡偏狭,路远,恐怕不能供应周详,我只带着子孙中官往前走。就在此与诸位诀别,这些春彩分给你们,作为回程资粮。你们回家见到父母与长安父老,为朕致意,各自保重。”老皇帝孤注一掷,利用了他五十年太平天子积攒下的威严。他放下身份的动情演讲博得了随行士兵的忠诚和同情——他们都愿意护送他走下去。
&esp;&esp;而后,他慢慢振作起来。接近一个月之后,过剑阁至普安县。终于从恍惚中回过神来的老皇帝颁布诏书,封太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元帅,命他收复长安。七月二十八日,老皇帝到达成都。仅仅三天之后,老皇帝便整理好落魄的心情,打起精神,来到蜀都府衙,向天下颁布诏书,表明他对国家的歉意,以及重整河山的决心:
&esp;&esp;是吉兆。
&esp;&esp;老皇帝十天前刚刚发布的那一通诚恳威严的诏令,立刻成了自作多情的过期废纸。
&esp;&esp;老皇帝年纪大了,有时糊涂,有时过分自信。但此时,使国家陷入动乱的责任一直将“愧疚”二字压在他心上。离开长安的那天,杨国忠请示:府库里的丝绸财货,安禄山攻打进来,也是被贼所得,不如烧了吧?玄宗摇了摇头:叛军得到了财货,大约会对城里的百姓好一些,留着吧。通过渭水上的便桥时,杨国忠又问:为防叛军追上来,把桥烧了吧?玄宗又摇头:我们仓促离开长安,许多朝臣都不知情,等他们知道了,也许要经过这条路来找朝廷,还是留着吧。
&esp;&esp;成都其实很像长安。郫(pi)江和检江绕城而过,城内有摩诃池,如同长安曲江。东西南三市货贸繁华,榆柳交荫下市肆里蜀锦、药材、香料应有尽有。城内道路两旁遍植芙蓉,在芙蓉花重重叠叠掩映下是五十七佛寺、二十一宫观高耸的佛塔与朱漆阙门。河南河北在安禄山叛军铁蹄下成为废墟,成都还算繁华安静。少不入蜀,老不出川,老皇帝可以在此安度晚年了。
&esp;&esp;太子带走的除了人马,还有忠诚跟随玄宗的民心。再后一天,夜宿扶风县。六月燠(yu)热,睡不安稳。夜里有杂沓的脚步,低声的吵闹,是护送他的士兵陆陆续续离开——安禄山从范阳起兵到占领长安不过七个月,唐军兵败如山,他这个老皇帝狼狈地逃离都城,出城时甚至连住在宫外的儿孙也来不及通知。现在太子也走了,跟着他,又有什么未来呢?夏夜寒冷如隆冬雪夜。老皇帝辉煌的一生似乎就要如此画下不隆重、不体面的句号。
&esp;&esp;没想到,老皇帝的每一次让步都把自己陷于更逼仄的境地。现在,他替太子坐实了皇位。太子收回帝京,立刻问他:您赶紧回到长安来,我把皇帝位置还给您,我还是做我的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