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养 第44节(1/2)

    一旁的王姒也觉得奇怪,便对谢老夫人问道:“咱们府上可是要有什么喜事?”

    谢老夫人笑道:“昨儿刚接到二郎的信,说是要去淮晏办差,等事情结束后就回来看看,算算时日,不到月底就能回来了。”

    “这真是喜事。”王姒笑着看向知宜,“弟妹想来也许久不见二弟了。”

    被点到名的知宜有点笑不出来。

    说好的一年半载不回来的呢,怎么离家才两个月就要回来了?

    想到这尊大神要回来,马上就要结束独占一个院落的日子,知宜心中骤然有些悲伤,面上却还强撑着道:“这真是太好了。”

    “那我不打扰了。”

    跟这人说话太累了,他长得又高,知宜昂着头说话脖子都酸,说完之后撒腿就跑。

    谢峥看着离去的知宜,嘴角忍不住抽了一下。

    他方才同父亲说,明年有意去考场一试,父亲今日正好得闲,便要带他去拜访一下秦夫子。

    去秦夫子家途径城中几家较为知名的酒楼,他们方才还在商量,等回家之时打包几份菜肴回来。

    谢峥原想问一下知宜想吃什么,结果她说完话后就那么匆匆离开,说是健步如飞也不为过。

    昨天祖母还说,她身体没恢复好,不能过多劳累,现下看来,大概好的差不多了。

    接下来的几日谢晏一直很忙,要么为了谢峥的科考做一些准备拜访几位夫子和大儒,要么就是为了五皇子的夺嫡大业四处奔走,基本白天都在外面,晚上回来很晚,也顺理成章歇在了书房。

    知宜得了清闲,有些人却渐渐坐不住了。

    这日一早,王姒去往宁寿堂请晏时,被谢老夫人留下单独谈话,话里话外她是大嫂,长嫂如母,家里没有母亲教导,就要靠着她这个嫂子提点一下知宜,新婚夫妻总这么僵着不是个事儿。

    王姒虽然心中多有不愿,但终归还是不敢反驳谢老夫人,硬着头皮把活接了下来。

    等到回房之后,王姒才有些回味过来。因为家中有客人来访,谢峥晚上散了学后,也被请来宁寿堂一起用膳。

    他近来和知宜成为了饭搭子,不说有多少母子之情,但好歹是多了个伴,虽然没多少交流,但也有一些心照不宣的情谊在里面。

    可不知道为什么,今日见到秦知宜后,他就感觉她看自己的眼神似乎跟之前有了很大不一样,没了从前惺惺相惜的同盟情谊,反而生出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疏离之感。

    谢峥这些年学习读书从不懈怠,就是因为存了想要考出去的心思,让父亲满意只是一方面,同时也想着能够不碍老夫人的眼,远离谢家的这些是是非非。

    至于知宜这个嫡母,谢峥觉得自己对她的感情有一些复杂——并不像是对老夫人等人那样的敬而远之,但是要说多么亲近也不至于。

    他原本觉得,这样的关系维持下去就好,再不想她突然之间就对着自己改变了态度。

    谢峥心里没由来的慌了一下。

    因为有客人在,王姒求表现,要过去伺候老夫人用餐,正在知宜纠结自己也跟着过去侍奉,还是按照平常的节奏来的时候,老夫人先说,都是一家人,没那么多虚礼,让王姒过来坐。

    知宜才松了一口气。

    为了欢迎陈大夫人的到来,老夫人特意吩咐厨房做了几道拿手菜,都是平常轻易吃不到的精致的功夫菜,其中有一道就是曾经出现在《红楼梦》和《随园食记》中的名菜风腌果子狸。

    知宜原本心情是略略有一些低落的,但是因为今天的饭菜实在是合胃口,低落的情绪很快就一扫而空了。

    谢老夫人和陈大夫人都是长辈,也坐在了中间位子,如果按照平常的排位来说,知宜坐在老夫人的身边,大嫂王姒坐在陈大夫人的身边。

    但今天座位有了变化,王姒并没有坐在陈大夫人的身边,而是小妹谢琳琅坐到了那里。

    这就和刚才两位长辈所讨论的话题有关了。

    陈大夫人说起,这次过来青州一则是为了给姑母请晏,二则是因为家中丈夫去到了徐州府上任了,儿子又在刻苦学习准备秋闱,自己一个人在家长日无聊,膝下唯一的女儿又嫁去了常州府,所以想请谢琳琅过去陪自己一段时间。

    这种说法一听就是托词。

    陈大夫人的长子陈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老夫人有意撮合自己的侄孙和孙女这段姻缘,在知宜嫁到谢家之前,谢琳琅就一直在陈家小住,是因为兄长的婚礼才赶回青州来。

    所以说陈大夫人接谢琳琅过去小住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为了之后的婚嫁之事做准备。

    在原文当中,谢琳琅本人所占篇幅很少,成婚之后的描写就更少了,但似乎过得并不怎么幸福。

    谢老夫人一直觉得,虽说谢晏如今算是年轻为官一代中的佼佼者,也时常被人评价大有可为、前途无量,但谢琳琅毕竟幼年就失了父亲,生母也只是府中姨娘,能嫁给陈家自幼一起长大且知根知底的侄孙,也的确是不错的选择。

    老夫人想让娘家和夫家多一重姻亲关系,也很看好这段姻缘,从几年前就极力撮合此事。

    知宜看了谢琳琅一眼,看她低眉顺目坐在陈大夫人身边,对这门亲事似乎也不排斥,便也只在老夫人跟前凑趣,再无多言。

    知宜的情绪在饭后就消化完毕。从正院出来之后,李维拍了拍谢峥的肩膀:“我看二婶有些小孩子心性,想要准备一个讨她欢心的礼物并不难,送个不落俗套的精致摆件也就是了,倒也不必要多贵重。”

    说到这里,李维心中已然有了主意:“正好珍珑阁的掌柜跟我外祖家中有亲,我明儿挑好了给你送过来。只是这些事情也难免耽搁功课,你先帮我把书温了,我也就没了心事,去帮你给母亲挑生辰礼。”

    谢峥总觉得这个好友有些不靠谱,不放心道:“我同你一起。”

    珍珑阁距离谢家并不算远,两人做完功课后便一起乘车去了店中。

    珍珑阁是走高端路线的珍宝铺子,里面钗簪衣料古董摆件一应俱全,李维在摆件区挑了许久,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掌柜问明缘由后,推荐了一个湖州工匠送来的黄水晶招财树玉石盆雕,据说也是大师手笔

    李维看着盆雕宜宜皱眉:“这黄水晶本就是招财之物,雕作发财树栽入聚宝盆中……皆是黄白之物,会不会显得有些俗气?”

    谢峥蓦地想起,那日从宁寿堂请晏出来折回前院之时,听得有几个婆子站在那里讨论,说新夫人嫁妆极少,一半都是虚抬,也没带多少现银,之前谢家送去的聘礼都被父亲和继母没下了,并未带回青州来。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