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养 第44节(2/2)
谢峥很大方的把信交给了知宜来看。
知宜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晏定下来。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这几日府中之人都觉得老夫人免了请晏,令开了小厨房,是对新夫人的看重和关切。
她和知宜本来就不算熟悉,且又不是人家嫡亲的大嫂,说多了难免招人厌烦。
“夫人客气。”钟嬷嬷道,“夫人对生辰宴可有什么旁的要求?”
钟嬷嬷对着知宜欠身道:“老夫人记挂着二夫人,让我过来看看,夫人早膳用得如何。”
秦父娶了生得貌美且颇有手段的继夫人关氏,又生下了两男一女,这么多年来早把过逝的原配丢到爪哇国去了,连带着对这个原配所生的长女也早没了多少关爱,知宜从前的生辰不过就是在席面上加几道菜肴,多做一碗长寿面就算完了。
而秦知宜体弱多病,什么都干不成,也不一味追求掌权之事,反而落得清闲,如今看来倒也不是什么坏事。
而这其中最后一本竟然是部春宫,知宜只打开翻了两页,脸颊就开始发烫。
知宜看到封面这几个字就生理性头疼,飞速将书本压在最底下。
今日早膳开始之前,老夫人身边的钟嬷嬷又来了正院,送了四碟小菜并两样精致的糕饼过来。
知宜甚至怀疑,谢晏是年知统一写好了十几封信,按时按月给家中寄过来。
“多谢嬷嬷。”
此时见她一直谦让,没有提出来任何出格的要求,可见是个知进退的新妇,想来日后也不难相处。
前面几本是中规中矩的《女则》《女训》等教材,中间两册一个不知道哪里来的书生写的文章,分别是《女子以柔为美》和《女子当以夫为天》。
这年头,深宅大院里也都需要银钱打点,女子没有银钱傍身,大都艰难。
钟嬷嬷瞬间对这个新夫人感观不错。
不让秦知宜请晏对曾祖母而言没什么实际损失,另设小厨房也并不额外花费多少,他和曾祖母相处多年,对老夫人秉性十分了解。
芬儿和梅儿从前就是府上管洒扫的小丫鬟,平常跑跑腿,做一些相对轻松的杂活,新夫人进府后就被拨到了正院这边伺候,这几日吃得可谓是这些年来最好的。
看谢峥手上还拿着谢晏的信,知宜有些好奇,对着谢峥问道:“你父亲素日家书里都写些什么?”
说完了正事之后,钟嬷嬷又代替老夫人叮嘱了知宜几句,最后又聊回到了份例上去:“府里夫人每人都是二十两月例银子,寻常都是每月十五发放,这里是夫人的那份儿。若是哪日账房那几个忙得紧,忘了给您送来,您派人去老夫人房中找春雨姑娘拿也是一样的。”
“那哪儿行?”钟嬷嬷皱眉道。
老夫人摆明了就是想要善待这个孙媳妇,前面请晏免了小厨房也设了,生辰更没有不好好办的道理。
知宜照实道:“在家里一般都是过得简单,最多让小厨房做多一碗寿面就是了。”
这姿势,这难度,这场景……只能说,古人开放的时候是真放的开。
从前未出嫁时,母亲总耳提面命,日后一定要把管家的权力拿到手里,不能落于人后。她一向勤快,管家理账都是一把好手,结果干得越多事情越多,现在连小叔子房里的事情都要去管。
“那就好。”钟嬷嬷也跟着笑了笑,“老夫人也是昨儿听春雨说了才想起,后日便是您的生辰,着老奴过来问问,您往常在家中都是怎样过的。”
信纸上只有短短三行字,知宜一打眼的功夫就读到了最后。
“没有。”知宜摇头道,“祖母经得多看得也多,您也是这些年大风大浪过来的,只要简单一些,不扰了一家人清净就好。”
这样的问候短信她收了之后,一般都会面临着一键删除的结局……知宜当即就释然了。
从生辰宴就能看出来,老夫人主要还是想把面子做足,实则心里对这个孙媳也只是平平。
谢晏的家书……怎么说呢?跟她过年过节群发的短信模式差不多,甚至还要更加敷衍。
“这次给夫人筹备生辰的时间是紧了些,如果夫人信得过,就由老奴来替夫人操办这生辰宴。”
这个小厨房是专为正院设的,只供着他们正院,如此一来,不光主子能吃上合口的热乎乎的饭菜,她们这些下人们吃得也好。
谢峥最终拍板:“就这个吧。”
知宜也没想到谢老夫人主仆这般执着,只能讪讪道:“那……真是有劳您了。”
巧珍带着一脸外交式宜笑将书册交给了知宜:“老夫人让我们夫人叮嘱二夫人几句,我们夫人说,她想说的话都在这书里了。”
虽然谢晏马上就要回京了,但谢峥经常过来用膳,万一让他看到……自己也不用做人了。
这年头,府里人说话都跟打哑谜似的,个顶个的隐晦。
寓意不算高雅,但看着实在。从老夫人发话之后,小厨房就开始投入使用,芬儿和梅儿去到小厨房取了食盒回来,一脸的喜气洋洋。
真要细算起来,秦父也曾在她生辰之时组织过两次宴请,但都是借着她生辰宴请的由头来达到其他目的,也不算专门给她做生日。
王姒开始发愁老夫人交代的事情该怎么办,等到下午取了账本看账时候才想起,知宜似乎很喜欢看书,上次过去正院时看她手里一直拿着书看,便让巧珍找了几本夫妻相处之道的书,给她打包送了过去。
她和谢峥回房正好顺路,就跟他结伴一同回去。
“劳烦您跑这一趟,一切都好。”
看来周嬷嬷和谢晏都十分靠谱,没有跟老夫人那边说给了自己一万两私房钱的事,所以老夫人才会怕她钱不够用,让身边嬷嬷专门给她送月例银子。
钟嬷嬷本来就是来知会知宜一声,再跟她示个好,问她意见也不过就是客气几句,就算她说了什么要求也不会按着她的想法来。
知宜想起老夫人说过,谢晏每个月的这个时间点都会往家中寄信,既然他人在京中忙碌,自然不会每月的这个时候都有空写信。
从场地布置,宴席流程和厨房呈上的宴席备菜来看,足见其敷衍。
谢峥回府之时已是过了申时,水榭之上钟嬷嬷正指挥丫头小厮布置陈设桌椅。
就跟对自己一样。
谢峥知道,实则不然。
知宜宜笑着点了点头,心道老夫人也实在是太客气了,简直不像是封建大家庭的长辈,服务意识好过许多不靠谱的乙方。
知宜有些疑惑,但还是点头接过了巧珍带来的书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