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1/1)

    《三》、《百》、《千》,学起来。

    请来的两个秀才先生,每天上完课都会让小子们做随堂测试。

    一天一小考,十天一大考。

    甘明兰在亲兵们入学时,就直接表态:

    “不管是体能训练还是识文断字,你们每天的成绩都会被记录在案,这些就是往后给你们嘉奖的凭证。”

    如此一来,谁敢不认真对待?

    每天都得往死里学!

    半大小子们累狠了,都不敢哭出声。

    小伙伴们咬着牙问:

    “五岁多的小家主和两个八岁的弟弟都能跟着学,咱大他们这么多岁,还好意思哭?”

    “要是被爹娘知道了可不会心疼咱,还能惹来一顿臭骂的!”

    “哎!要是只用上下午的课就好了!”

    谁不希望呀。

    下午他们主要学骑马、学射箭,学使用各种兵器里面还包括了火铳。

    不管是冷兵器还是热兵器,半大小子们就没有不爱这些项目的。

    甘明兰都给请了单科项目水平优秀的老兵,给他们当教习。

    现阶段反正就是各种练、各种学。

    每日这么大量的体能训练,他们的饭量与日俱增。

    半个月下来,所有亲兵都肉眼可见的结实了、长高了些。

    最明显的效果就是,全都能在两刻钟内背着二十斤沙子跑十里路!

    甘明兰点头:很好,下个阶段的负重训练可以再加重十斤!

    有了成果自然就嘉奖。

    于是,文武分数加起来的前三甲也被家主赐名了!

    分别叫作:五钩、火龙和虎头!

    名号一下来,训练场一片

    吱哇乱叫。

    不甘心的家伙张嘴就来:

    “嗷嗷嗷昂离第三就差一分,一分啊!”

    被赐名虎头的第三名不屑道:

    “也不是只你差一分,并列第四有七个人呢,轮也轮不到你叫屈。”

    不甘心的小子仿佛被踩了尾巴,嚎叫声更甚:

    “虎头昂要上挑战台向你发起挑战,你敢不敢?要是输了,你就把虎头这个名号还给昂!”

    对方可不受这点激将,连连摆手:“家主赐名可不敢转让。”

    是啊。

    这又不是什么物件,能相互交换着用。

    绿沉就劝:“你这回是位列第四,下个月争取文武考第一,听说项羽用的那一支枪叫霸王枪!”

    芦叶也在一旁说和:“听上去比虎头还霸气!昂要是你就憋着一股气好好努力!那挑战台可不是用在这里争一时高低的。”

    那用来干啥的?

    实战训练时候用!

    其实就是个擂台。

    有那彼此看不顺眼的,实战训练的时候家主就会把这样的人分到一组。

    不管有什么矛盾只要上擂台打上一架,下台就还是好兄弟。

    说来也怪,就这么打着打着,半大小子们的感情反而还更瓷实了!

    熊总兵和其他将军,也都把甘明兰每日的训练科目和阶段性的训练成果看在眼里。

    要说不感兴趣,是假的。

    熊总兵一问军需官这个可操性,军需官就苦着脸:

    “旁的不说,仅一日三餐让作训的兵卒吃好吃饱这一条,咱就办不到。关西现在的主食的价格比肉价还要高,菜蔬的种类也很不多。羊肉倒是天天都有,能带着汤汤水水吃一肚。

    关西九卫如今的兵力又增至了八万,各位算算达到甘将军亲兵的伙食标准,这每日的成本得增加多少?给谁不给谁?”

    众将军听到这里,偃旗息鼓。

    越是如此,熊总兵对喀什葛尔汗国的赔偿就越期待。

    按说,差不多也就这半个月了。

    回头就派人往委鲁母再去一趟!

    这半个月,哈密卫的整体布防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首先被调动的就是三千先锋营。

    据《唐六典》记载。

    唐朝在西域所囤军田在伊吾就有一屯,位于在哈密城西北方向三百里,东雪山北麓的巴里坤盆地的甘露川。

    该盆地有一条由千百条泉水小溪汇聚成的大河贯穿其中,且大河两岸地势平坦,水源丰富,适宜耕作和放牧。

    曾经的唐朝军屯,只剩下了光秃秃土墙。

    在邶军进驻哈密卫后,之前在这片军屯周围放牧的牧民,很是知趣的撤离了。

    深秋时节,方圆百里的牧草枯黄成一片。

    哈密卫如今的一万多驻军,有六千在哈密城防守。

    各关口的卫所也多半也分布在哈密城附近,军属们大多生活在城外的绿洲上。

    因为甘明兰休假前提出,想把自己亲兵军属和自家的屯田划拨在一片,方便统筹管理。

    熊总兵就在这些天下令,把甘露川这个曾经的伊吾军卫所划给了她。

    还道:“本总兵在即将完成的关西沙盘微观图上研究了好些天,难怪唐军要在此屯田。

    甘露川的位置东连敦煌,可达和平关,西通奇台、委鲁母,可至伊里、塔城,位置十分关键。

    你带着先锋营和你的亲兵们去驻守这里,如此不仅可以应对东雪山局势的变化,还顺带能节制漠西鞑靼各部的变动。

    将军姓甘,甘露川也姓甘!谁能说这不是缘分?

    相信以将军有能耐,不仅在来年可以把甘露川的军田开垦出来,还能在唐朝的土墙上再造一座新城来。”

    好吧。

    边防要守,数万亩的荒地也得耕。

    三百里路实在算不上远。

    她骑着野马马王,两个时辰就能跑一个来回。

    甘明兰很痛快的领了这个任务。

    随后,整个先锋营和一百亲兵,以及这些人的军属们都被调去了甘露川。

    罗氏一听要离开哈密城,就苦着脸问儿媳妇:“咱家也要搬走吗?”

    甘明兰笑道:

    “您不是说如今的下人多了,院子里哪哪儿都是人,挤得慌么?等到了甘露川,儿媳给您建一个三进的大院子,还给您在后院建一个大大的菜园,咱想种菜就种菜,想种花就种花。”

    “那我还想种葡萄,养鸡鸭哩!”

    “养!您就是想养猪也得给您捉几只猪仔来。”

    “太好了!冷不丁几个月不吃猪肉,我还怪想的,到时候你可别埋怨我在将军府养这些丢你的脸”

    草米

    甘明兰半个月前为亲兵军属们做的计划。

    在接手了甘露川的驻防任务后,只得再次调整。

    焦虑不会消失,焦虑只会转移。

    熊总兵一个调防动作,就卸下了两万人的包袱!

    说是包袱,严格来说也不算。

    人家先锋营的军属们,还真不缺金银。

    就是牛羊马这些牲畜,经过一番置办,家家都还算富足。

    只一样难。

    几乎所有人家储备的粮食,都不够吃上一个月的。

    没奈何,整个关西九卫市场上最紧俏的就是粮食。

    缺各种豆类、谷物、干果。

    甘明兰能怎么办?

    逼急了她,大半夜一个人跑到巴里坤盆地疯狂种草。

    没有任何动物会拒绝的狗米草草籽,也是阿土大王的心头好。

    脱粒后,呈浅绿色透明状。

    草籽大小和形状与小米很接近。

    甘明兰首次尝试,用高压锅煮了一锅很粘稠,静置后上面有一层米油的草米粥。

    揭开锅盖,就闻到了一股十分明显的草木清香。

    吃到嘴里。

    粘稠顺滑,清香回甘。

    且有饱腹感。

    就连金雕宝宝都跟着吃了小半碗。

    草籽用来做主食,也不是没有缺点的。

    其一,就是狗米草的米穗不如小米那般长,大约只有狗尾巴草尾巴的一倍长,所以产量不算高。

    还有,草籽外面有一层包裹很密的外麸,脱粒相对小米也更为麻烦。

    麻烦这事儿也是因人而异。

    这不,几个妇人张大嘴巴瞪着眼,紧紧的拉着将军府内院的灶上婆子问:

    “王婆子你说甚?地上的这个草籽撸下来可以当小米吃?”

    王婆子好声好气回答:

    “对呀!主家说边城的西麓牧场里就有这个狗米草,这玩意儿估计就是粟米的祖先,能吃!就是产量不如粟米的大。”

    对方拍着大腿惊喜道:“野生野长的玩意儿,怎能有这么多要求?只要能吃,怕甚么麻烦呀。实不相瞒,昂家的麦子也就够吃半个月的量,可真是愁死个人了。”

    围观众妇人:“走走走,快撸上一斗回去吃吃看。”

    对嘛。

    试试怕什么?

    只要吃不死人就

    成!

    再说了,甘将军啥时候过人?

    在男人们甩开膀子挖地窝子期间,妇人们各自带着孩子们在草原上忙和开来。

    手脚麻利的妇人,一个上午差不多也撸了两三斤。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