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担当要狠抓落实(3/5)
齐国许多大臣愤愤不平,要求桓公毁约,桓公说:“寡人已经向曹沫许诺了!普通人许诺尚且能兑现,何况我这个一国之君呢?”后来,齐桓公把汶阳之地还给了鲁国。这非但没有削弱齐国的地位,诸侯看见齐国这样讲信用,言出必行,于是都信任齐国,依附于齐国。齐国也一直稳稳地占据着春秋霸主的地位。
人无诚信不立,家无诚信不和,业无诚信不旺,国无诚信不稳。诚信作为一种为政之道,自古被视为治国安邦的法则,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政令信则国强,政令不信则国弱。先秦时期,商鞅为了变法而立木取信;三国时期,曹操为了令行禁止,而挥剑割发;隋文帝为了取信于民,严惩恶子,感召天下。相反,周幽王为博取宠妃褒姒一笑,演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结果失信丧国,背负千载骂名。实践证明,言行一致是立国之本、执政之基。言行不一,轻则误事误人,重则误党误国。列宁曾经说过:“吹牛撒谎是道义上的灭亡,它势必走向政治上的灭亡。”一个政党,如果不坚持言行一致,黑白颠倒,假大空横行,终究会被历史和人民抛弃。原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利加乔夫曾沉痛地反思说:“那时党内、社会上普遍养成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的风气,这是造成苏共离心倾向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新中国成立不久,有人曾问开国上将张爱萍将军,共产党与国民党有什么不同,张将军掷地有声地回答:“一是纲领不同;二是共产党言行一致。”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没有言行一致的作风,背离言行一致的要求,不仅党内信任不能建立,铁的纪律不能执行,还将导致群众对党员干部产生怀疑,人心涣散,最终将会严重影响党长期执政的基础。信用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品德。现实生活中,一个言行一致、说到做到的领导干部,在群众中就能一呼百应,相反,那些“台上一套,台下一套”的领导干部,往往是讲话没人信,做人没人服,干事没人跟。一些善于投机钻营、弄虚作假的人,能够骗得一时信任,达到短期目的,获取眼前利益,但迟早会被组织识破,遭大家唾弃。成克杰曾在人前说“想想还有人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我这个当主席的连觉也睡不着”,在人后却贪财好色、寡廉鲜耻。深圳市原市长许宗衡在会上表态“不留败笔,不留遗憾,不留骂名”,对圈内人却说“我在会上讲的是说给别人听的,咱们该怎么干还怎么干”。这种表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的行径,最终使他们身败名裂。只有做本色人、讲真心话、办实在事,才会赢得他人信任。只有守信于己、忠诚于党、取信于民,才能走得更远更好。
百年灵(breitlg)是一家瑞士钟表企业,创建于1884年,是生产款式新颖独特、耐用的多用途手表的翘首。公司开始主要是生产怀表等计时器,1914年开始为军队生产带计秒和夜光的手表,1969年,百年灵发明了自动上条计时机芯,成为自动计时腕表的始祖。作为一家有10年历史的老店,百年灵强调信誉和承诺。“在百年灵,我们不会将过去的成就挂在嘴边,但是我们会言出必行,只要是做出的决定就一定会收获结果,我们只谈切实可行的事情。”百年灵的副总裁让·保罗·吉拉尔丹如是说。正是这种对质量精益求精的追求和承诺才使得百年灵能够获得sc(瑞士官方天文台)的认证。自1999年开始,百年灵几乎所有的手表都获得了sc认证。在sc机芯认证方面,百年灵排名第三,仅次于劳力士和欧米茄。196年,百年灵航空计时宇航员飞行腕表首次出现在斯科特·卡朋特的手腕上,经历了首次零重力飞行之旅,成为世界上第一枚遨游太空的计时腕表。
★担当要注意结果导向
“结果导向”是i质量管理体系、绩效管理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思想之一,即强调经营、管理和工作的结果(主要是经济与社会效益和客户满意度)。“结果导向”的观点认为,经营管理和日常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态度均要符合结果的要求,否则没有价值和意义。领导干部在担当的过程中也要注重结果导向。“结果”是考查领导干部工作实效的重要方面,是考查领导干部能否担当、是否担当的重要指标。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头理想主义的猪和一头结果导向的猪,分别创业组建了房地产公司。理想主义的猪一向追求完美,他想,企业做大,首先必须有一套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有了这些先进的管理模式,只要能够有效管理和合理评估每只理想主义的猪的工作,在一个完善的管理团队中,所有这些理想主义的猪各司其职,就可以推动企业朝着既定的目标迈进。
结果导向的猪做事一向实际,他想,企业最终要靠业绩说话,而良好的业绩首先必须有良好的销售。于是他通过分析客户需求建造并且销售房子,又通过销售结果分析客户需求的变化。他也设立了一套很好的激励制度,重奖当月为销售作出重大贡献的结果导向的猪。一年过去了,双方比较创业的结果,理想主义的猪居然不如结果导向的猪的一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结果导向的重要性。理想主义的猪的根本错误在于忽略了创业阶段赚钱才是硬道理的准则。创业时期是结果导向而非过程导向,希冀通过规范、完美的过程设计来达致赚钱的结果是不切实际的。在“要么生存,要么被淘汰”的暴风骤雨中,只有在市场导向、客户导向下灵活应变并掘得能让创业者喘口气的第一桶金才是真的,其他的都是美丽的谎言。
《大学》中有这样一句话:“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也是说要用结果导向的方法来思考问题,来行动和做事。领导干部在具体工作中要培养结果导向的思维,以结果为导向,不但要敢于担当,更要注重达到好的效果。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座寺庙中,有个小和尚负责每天撞钟的任务,半年下来,小和尚觉得无聊至极,只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天,住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小和尚不服气,问住持:“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吗?”老住持说:“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很响亮,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你撞出的钟声不但要响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许多工作不但要脚踏实地地干,还要看结果如何。态度不等于结果,职责不等于结果。
★从内心敬畏组织、服从组织
现代人不是奴隶,但是在组织中也必须全心全意遵从组织的价值观,在高度认同的前提下,绝对地服从组织的制度和文化,从而提升执行力,提高效率,产生巨大的力量。任何整体的巨大力量都来自于个体的服从,只有个体服从组织,组织服从社会,才能产生巨大的凝聚力,提高执行力,从而促进组织的发展。
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必须立即跟古巴的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加西亚将军在古巴丛林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所以无法写信或打电话给他。但美国总统必须尽快与他联系,怎么办呢?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能找到。”
他们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那个名叫罗文的人,拿了信,把它装在一个油布制的口袋里,封好,吊在胸口,划着一艘小船,四天后的一个夜里在古巴上岸,消失于丛林中,接着在三个星期之后,从古巴岛那一边出来,徒步走过危机四伏的国家,最终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他送的不仅仅是一封信,而是美利坚的命运,整个民族的希望。后来,这个送信的传奇故事被写成《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在全世界广为流传,“送信”如今也已成为一种象征,激励人们如何忠于职守、如何服从组织。领导干部应该成为一名能够“送信”的人,每名干部的工作岗位各有不同,但为人民服务是一致的,不论组织安排什么工作岗位,也不论交给什么工作,都必须坚决执行,不能讨价还价,行动上要绝对服从组织安排。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