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65(3/3)
谢玄的脸色微微一变,没有说话,而皇甫敷则继续说道:“除此之外,感觉刘裕所部,对于旗号的掌握,是有点问题的,他们的布阵很好,一千五百人分成五队,前后左右守住四面,皆为方阵,中央的步兵作为机动,随时支援敌军主攻方向,但是各队之间,并没有很明确的旗号兵,刘裕的身边,也没有传令兵和将旗,如此一来,打起来的时候,要靠喊叫声来指挥,怕是会出事!”
孙无终摇了摇头:“皇甫将军,他们毕竟只训练了三个月,刘裕也是从新兵提升为幢主,还没有学到将校如何通过旗语来指挥各队,你对他的要求,是不是有点太高了?”
皇甫敷微微一笑:“是么?请问如果是在战场之上,面对真正的北方胡骑,他们会管你训练了几个月吗?”
刘牢之冷冷地说道:“皇甫将军,我想,我们北府兵是不会输给胡骑的,我对今天的刘裕,有足够的信心!”尽管刘牢之一向不太喜欢刘裕,但今天的情况已经很明显,荆州来客们显然是以一种找碴的态度来看刘裕,即使再有矛盾,现在也应该同仇敌忾,为刘裕鼓劲助威才是。
桓玄哈哈一笑:“好了,皇甫将军,咱们就暂且不说了,看,敌军来了!”
众人都顺声看去,只见谷外三里之处的一片小林之中,腾起了阵阵烟尘,一阵狂野的胡哨之声响起,千余匹奔马,四散而出,带起冲天的尘土,如同一条黄龙,直奔谷中而来。
刘婷云兴奋地喊道:“哎呀,这就是北方骑兵的冲击吗?好厉害,只是,只是我怎么看不清他们的队伍?”
桓玄微微一笑:“刘小姐,骑兵冲击,最重要的是隐瞒自己的攻击方向与人数,不然正面冲击有所准备的堂堂步阵,总是要吃亏的。”
王妙音的秀眉微蹙,指着烟尘之中若隐若现的马匹,说道:“为什么,为什么这些马上看不到人,难道,这就是兵书上说的,从马冲击吗?”
皇甫敷的眼中冷芒一闪:“不,高明的骑士,可以隐身于马鞍之侧,这叫镫里藏身,不让你看到,你以为只是从马在乱冲的时候,他们却会突然从马上探出身子,一阵箭雨攻击!”
说到这里,他笑着一指已经冲进山谷之中,离刘裕的前军大约三百步左右的骑兵前锋,说道:“看,就是这样!”
只见黄龙一样的烟尘的前方,突然奔出了二百余骑,看起来马背之上,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只有二百多匹战马,在疯狂地冲向刘裕的前军步阵,而这些训练有素的北府战士,在檀凭之的指挥之下,已经分散开来,五十人一队,散出七八个小方块,每列三行,前排举槊,次排引弓,斜向天空所举。
刘婷云奇道:“咦,这些步兵,怎么不直接对着骑兵射击呀?往天空射,是什么意思?”
孙无终微微一笑:“战场之上,如果只是直射,那只能一排人击发,只有这样,以斜线角度射击,才能后排军士万箭齐发,给敌人大量地杀伤。”
刘婷云“噢”了一声:“那么,他们没看到目标,不瞄准怎么射击呢?”
孙无终笑着一指前方站出队列的几个弓箭手:“自有测距之法,引领射击!”
随着孙无终的话音刚落,只听到檀凭之的声音在谷中吼起:“测距手,发射!”
随着檀凭之的命令被吼出,几声弓弦震动的声音响起,即使隔了数里之外的这山岭之上,也是听得一清二楚,可见发弓者的力道之强,紧接着,四五根弓箭,划出又长又大的曲线,高高地飞过空中,远近不一地插在步阵之前的地面之上,箭羽的羽翎是醒目的红色,即使是在谢玄等人的位置,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刘婷云虽然是个军盲,也多少看出来了,笑道:“这是测距吗,是不是箭插在什么位置,就是离阵前多少步?”
王妙音点了点头:“是的,最远的一箭射出百步,其他的分别是八十步,六十步,五十步。”说到这里,她的秀眉一蹙,“怎么还有三十步的?按大晋的军制,五十步后射手就发出最后一箭要退了啊。”
刘婷云眨了眨眼睛:“这又是为何?”
桓玄正色道:“因为骑兵的突击速度很快,常言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又有军中谚语道,临阵不过三矢。”
“因为骑兵冲击从百步之外,到你的面前,以弓兵击发的速度,大约只能发出三箭。最强壮的弓箭手,可以射出百步之外,就是最远的那个位置,但一般来说,即使射到这里,也是力道尽处,基本上形不成杀伤。”
“想要破甲,杀伤骑兵,一般来说弩手需要一百五十步,弓手需要七十步以内。而七十步到三十步的距离,就是他们发箭的时机,最快的速度也就是三到四箭,不会超过五箭。敌骑进入三十步之内,就是冲刺阶段,这时候必须要用槊手上前硬顶,弓箭手也要在三十步内退下,以免乱了本方阵脚!”
刘婷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那就是说,只有敌军骑兵冲进这些箭所标志的距离,这边的步兵才会放箭?”
桓玄哈哈一笑:“正是如此,你们看,敌军骑兵已经冲近二百步的距离了,应该现在是弩手上前,进行第一轮射击了吧。”
皇甫敷突然说道:“不,公子,只怕刘裕并不准备用弓箭来解决战斗。”
桓玄的脸色一变:“何以见得?”
皇甫敷一指前方的阵形,沉声道:“刘裕连拒马都不摆,看起来是要直接跟骑兵斗狠,近身格斗,以步对骑,如果是防守反击,那拒马和强弓硬弩是必须的,但刘裕的兵,人着重甲,手持长槊,后排的弓箭手很少,我想,他是想跟骑兵正面肉搏!”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