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333(1/5)

    千里黄河处处空

    贺兰敏的眼睛微微地眯了起来,说道:“那些是拓跋硅自己不讲草原规矩,斩尽杀绝的结果,以后他肯定也会受到反噬的,刘裕,这些和自由无关,拓跋硅其实只是这样消灭了几个公开跟他对抗的大部落而已,如贺兰部,铁弗部这些,对于绝大多数的其他部落,他不敢这样的,因为这会犯了众怒,只能牺牲我们这些部落,以利诱之,分掉我们的族人部众,充实其他部落,让他们高兴之余,下次召之再来。”

    “但拓跋硅既然这样坏了草原的规矩,只毁灭我们这几个部落是不够的,他借口要带大家进中原花花世界,于是带着几百个部落,上百万的部众,几乎搬空了整个漠南,大举南下,在灭亡了后燕帝国之后,说是让大家自行决定去留,可以回草原,也可以留在中原。”

    “其实,绝大部分的部落,是还抱着以前的想法,在中原这里抢掠了一把,有了人口,粮食,布帛丝绸这些后,就回到草原,继续过自己的游牧生活,但是拓跋硅却是连威胁带恐吓,说是他的拓跋部,肯定是要入主中原,以后他本人也是留在平城作为首都,不可能象以前那样常在草原了,也不可能有效地监视和仲裁草原之上的各种纷争。”

    “而且,不仅如此,他还有意无意地故意挑起一些中小部落之间的纠纷和冲突,让他们为了从后燕夺取的人口,财宝而相互征战,而一旦这些部落开始使用被俘的后燕将士作战时,他就宣布这些部落包庇窝藏了后燕的余党,图谋不轨,想要叛逆,于是不由分说地把这些部落给消灭掉,几次这样做后,所有漠南的部落都明白,拓跋硅是绝不会让他们平安地留在草原上的,一旦违背了他的意志,那拓跋部,还有其他忠于拓跋部的仆从部落,都会象狼群一样地把自己撕碎,所以,他们只能屈伏于拓跋硅,不情不愿地表示愿意臣服于北魏皇帝,带着自己的部落进入中原。”

    刘裕沉声道:“可是这些部落,好像没有象中原百姓这样编户齐民,严格管理吧,拓跋硅设立了一些领民酋长的官职,还按部落的大小,帐落的数量,分为第一领民酋长和第二领民酋长,然后让这些部落,在从并州到河北的山林原野之间分布,比如尔朱部落,就是在并州的秀容川,和曹操以前迁南匈奴五部进并州一样,拓跋硅仍然是保留了这些部落的生产生活方式,让他们依然以游牧的方式行于世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他们能继续为拓跋氏的朝廷,提供足够强大的骑兵部队,我说的没错吧。”

    贺兰敏微微一笑,说道:“你说对了一半,其实,是那些跟拓跋部关系比较疏远,只是依附和臣服于他的外姓部落,如尔朱氏,于氏这些,有了领民酋长之类的官职,安置于各地,有草场水源的地方,供其保持在草原上的生活方式,至于拓跋氏本部,还有那些近亲部落,联姻部落,则是有另一种方式,就是变成城民,驻扎于大城之中,就象你们中原的春秋时的士族一样,以国人的方式成为专业,常备的军户,而普通的族人,则是安置于漠南草原之上,设立牧场,禁止其大规模的迁移和因为争夺水源草场的过程中发生冲突,每年给他们明确的贡赋任务,要他们提供足够的牛羊和马匹,以供应在中原的各个城邑之中驻守的城民。”

    刘裕的眉头一皱:“还真的是以前的那种国人野人的制度,只不过,等于整个漠南的草原,变成了给中原的国人,哦,不,是城民们提供马匹,装备的基地了?漠南产出的战马,就成为在中原的城民们的坐骑。除了战马以外,各种军械,兵器,甲胄,应该还是在中原生产的吧。”

    贺兰敏点了点头,说道:“大部分的铁制兵器,还有盔甲这些,是在中原生产的,只有战马是在草原出产,而且,北魏其实城民是居住在城邑之中,相当于在城里开了个军营,但操练武艺这些,就成了问题,如果只是在城外的荒野之中练习骑术,那后面会慢慢地在骑射之道上衰落,不如在草原的那些人,所以拓跋硅也是把都城放在座落在长城上的平城上,就是为了让拓跋氏部落的子弟,还有那些近亲部落的贵族子弟们,能有充分的条件在塞外草原上演武练兵,不至于进了中原之后,真的连骑射技能都要衰落了。”

    刘裕冷冷地说道:“也就是说,这些城民,其实只是在城中驻守的部落武士们的家属而已,在漠南草原养马放牛羊,然后提供给在中原,哦,不,应该准确地说,是提供给在九边边塞之地,临近草原上的这些城民们作为战马,而北魏的南部各州郡,除了有少量的城民外,还是靠中原的汉人汉军为主,对吧。”

    贺兰敏微微一笑:“正是如此,所以北魏曾经有过多次的军棋推演,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如果南方的东晋统一后,也许会大规模北伐,一旦东晋北伐,他们是打算先放弃中原河南一带的州郡,退往河北,以黄河为险阻,全力防守,消磨晋军的锐气和后勤补给,等到秋冬时节,马儿骠肥体壮之时,则从草原征集数十万骑兵,对晋军展开全面的反击,一举将之击溃。当然,他们做这种推演时,南燕还在,所以头号假想敌,还是以南燕为主,我是用晋军来代替南燕了。”

    刘裕的眉头一皱:“这样的打法够凶残的,想要打过黄河,绝非易事,而如果是沿黄河一线处处设要塞驻守,千余里的河岸,是防不胜防的,一旦天寒地冻,黄河结冰,那魏军铁骑可以踏河而来,一点击破,处处挨打,所以,我不能让魏军如愿,与北魏的战争,最好是从齐鲁直接出兵,直取河北。”

    消灭北魏抄老家

    贺兰敏的脸色一变,瞪大了眼睛:“直取河北?从青州过河?不是先取中原,然后从黄河防线各路突破,尤其是走滑台这样的大渡口?”

    刘裕冷笑道:“走滑台确实是大渡口,但这样的地方,魏军也必然是严防死守,在对面的渡口建立坚固的要塞,再以高机动性的大量骑兵埋伏在战区百里左右的距离,一旦我军刚刚过河,立足未稳之时,就会全面攻击,我们渡河是容易,但遇到的风险也会十倍以上,这些推演,我们的将帅们其实做过很多次,围攻广固的时候,我们天天要考虑后秦或者是北魏出兵的可能,也要制订各种预案,来进行可能的反击。”

    说到这里,刘裕勾了勾嘴角:“当然,我们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要灭北魏,最好是先灭后秦,占据了后秦的中原,关中之地,不仅事关收复两京的大业,也是最后与北魏决战的必要条件,只从青州一路出兵,固然可以出奇不意,打北魏一个措手不及,但最好的结果也只是暂时地把北魏驱逐出河北之地,我们很清楚,要想真正地消灭北魏,只取中原之地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能到草原上将他们斩草除根,才是一劳永逸的解决之道。”

    贺兰敏笑了起来:“要到草原上斩草除根,封狼居胥,只凭这个认识,你刘裕就是千百年来中原难得一见的大军事家,这么说来,你不止是要从河北这里进军了,也要同时攻取并州,岭表这些地方,将来要从平城,雁门,河套,右北平这些地方全面出击草原,一如当年汉武帝时的旧事?”

    刘裕点了点头:“是的,不仅如此,我还要出甘凉陇右,进取西域,断北魏这种草原帝国的右臂,让其不能取丝路的利益,当然,现在的北魏比当年的匈奴要强大,但也有漠北柔然这个大敌,这是我们可以利用的,不过,就算整个漠南加上河套草原,也是地方数千里,只从一路出塞攻击他们,很难追上,一旦让北魏在草原上到处迂回,打击我们的后勤粮道,我们就会非常被动,所以,最好的战法还是先灭后秦,取关中陇右和中原之地,然后以甘凉陇右作为大规模出产骑兵的基地,建立起一支强大的骑兵军团,只有有了铁骑部队,才能在机动性上不落下风,这也是当年汉匈战争中,卫青和霍去病军团能成就功业的根本原因。”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