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333(2/5)
贺兰敏不停地点着头,手也在兴奋地搓着:“很好,很好,太好了,刘裕,看来你是真的一直在想着如何消灭北魏了,不过,既然你已经有了这些想法,为何不去直接攻打北魏呢,现在北魏正处于内乱之中,漠北的柔然已经公然和北魏翻脸造反,甚至是出兵越过大漠,攻打北魏的漠南部落,而辽东的北燕也一直是北魏的死敌,还有高句丽,他们不是一直求你出兵攻打百济吗,你也可以反过来要求他们出兵,与北燕联手攻打北魏的幽燕之地,甚至可以暂时许诺把这些地方赐给北燕和高句丽,让他们和北魏长期争夺,你可以趁机进军河北,并州,夺取这些离大晋比较近的地方。”
“至于北燕,胡夏,这些势力的实力有限,本就不敢单独对北魏开战,一旦没了柔然的出兵,他们连牵制性的趁火打劫也不敢了,只会跟北魏罢兵言和,甚至是称臣纳贡,这些外战和外交的胜利,只会反过来加强拓跋嗣的威望,助他巩固统治地位,现在的这些内忧外患,说白了是因为拓跋硅的突然身亡,没有留下指定的继承人所导致,那些给他征服的部落蠢蠢欲动,而内部的重臣大将也都会有些别的想法,至少打仗的时候不会出全力,所以这是拓跋氏和北魏最弱的时候,只要大晋这样的强国出兵,打败他的主力军团一次,那就算大晋不能亲手夺取北魏的江山,也能让四周的诸国对其群起攻之,将之消灭。”
贺兰敏的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之色,垂下了双手,说道:“你刚才说的这些,是哄我开心的吗?既然作了这么多对北魏的战争的推演,为什么不去开战呢?还是说,只是因为天师道的突然作乱,打断了你的计划,要把精力转向南方?只要这回消灭了天师道,你就会马上准备和北魏的战争?”
出兵河北需谨慎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贺兰敏点了点头:“你说得不错,我们草原人打仗,确实是整个部落赶着牛羊一起行动,一般是要离战场三百里到五百里,就算战败,也有时间撤离,而且出征之时,往往要计划好数个退却时的草场,既要足够隐密,又能供我们有喘息之机能呆上十天半个月,收拢逃散的族人,然后约定时间过后,则向着新的牧场转进,这也算是你们中原兵法说的未虑胜,先虑败。我们贺兰部是在柏肆之战中袭杀拓跋硅不成,我大哥只能带着身边的将士们南逃到南燕寻求庇护,而贺兰部剩下的部众则被拓跋硅领兵击破,然后分给了各部,至于象铁弗部,纥突邻部这些跟他公开大战的敌对部落,他是事先通过间谍,商队搜集了足够的情报,尤其是掌握了这些部落战败之后逃亡的路线,所以能将之追上,斩尽杀绝。”
刘裕正色道:“贺兰夫人,你对北魏,对拓跋氏的仇恨,我完全可以理解,而且我也感同身受,但凡事要出于理智,而不是出于冲动,你为了对拓跋硅报仇,可以隐忍近二十年,直到儿子成年后才要他去夺拓跋硅的江山,为什么来到晋国后,却这么急着要我出兵攻击北魏?”
“等到北魏和北方的诸胡,诸夷国家打得精疲力尽了,甚至西边的胡夏也会趁机向北魏开战,这时候他的漠南部落的战争潜力,也会大大消耗,你完全可以趁着北魏给四面围攻的机会,一举灭之,只要消灭了拓跋氏部落和北魏的皇室,那草原各部肯定是群龙无首,互相攻击,到时候,你就都不用分化瓦解,也可以将之各个击破了啊。”
刘裕沉声道:“以后在草原上与北魏决战的时候,我也会用这样的战法,以高机动性的骑兵,去抄他们部落的老家,而不仅仅是在前线跟他们的骑兵军团打游击战,所谓的战争,无非就是在保护好自己的后方与粮道的同时,尽量地打掉敌军的老巢,俘获他们的妻儿家人,夺取他们的牛羊,断其补给,如此,敌军后方有失,前方的军队也是不战自溃,这就是我以后消灭北魏的思路。”
刘裕平静地说道:“一样样来,不要太急,我当时的设定与北魏的战争,是建立在北魏出兵南燕,与我们大晋直接交锋的基础上的,结果我们灭了南燕的整个过程中,北魏都是按兵不动,甚至没有在边境屯积重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没有对他们开战的理由,起码,不会把北魏作为头号的打击对象。”
“在中原作战,可以依托城邑,建立兵站,在通往前线的路上,设立各处屯兵卫戍之要塞,接力式地一站一站地把粮食运向前方,甚至是在作战之前,就提前在临近前线的仓城之中,建立足够多的粮食和军械物资储备,就是为的打起仗来有备无患,让将士们只会战死,不会饿死。”
贺兰敏咬着嘴唇,沉声道:“因为在我看来,北魏现在是最虚弱的时候,拓跋嗣这个小杂种即位之后,诸多漠南部落不服他,叛乱不断,而漠北的柔然更是趁机建立了汗国,一统漠北,开始不断地侵袭漠南的北魏部落,即使是北燕,也是数次打败北魏的幽燕部队,在中原的河北诸郡,因为拓跋硅诛杀了崔氏,卢氏等名门望族,汉人豪强大族的反抗也是此起彼伏,你如果从青州出兵,河北肯定会有汉人大族群起响应,就象你打赢了临朐之战,青州的汉人豪强全都倒向了你这一方,这是上天给你的好机会,不要白白地错过。”
贺兰敏若有所思地说道:“还能这样打仗啊,我倒是第一次听说,不过你说得有道理啊,再强的将士,如果没的吃没的喝,也会因为饥渴而无法作战的,你们中原的兵法里,好像也多是以断敌粮道,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些为主。这跟我们草原上的打法,不太一样。”
刘裕点了点头:“因为你们草原人是逐水草而居,牛羊就是你们的移动庄稼,只要带着牛羊走,就不愁没有吃喝,但是我们中原的五谷却是没有长腿,没法自己跑,只能给人运到前方,这就是我们的粮道,因为中原不象草原上有这么多的牛马,用人力或者说是畜力来以大车运粮,速度就会很慢,你们草原上的骑兵,只要骑马来攻击这些运粮的车队,就可以打了就跑,就算带不走粮食,也可以放火焚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断敌粮道。缺了粮食的大军,轻则军心浮动,士气下降,重则断粮数日到一旬的时间,将士就会失去作战能力,我们中原军队之所以出塞作战总是吃亏,就在于这个粮道难以维持。”
刘裕淡然道:“贺兰夫人,你毕竟不是将帅,不知兵法,你看到的只是我们在堂堂之阵,正面大战时,我们的北府军以战车和步兵为主的军团,打败了南燕以俱装甲骑为核心的部队,但你要好好想想,如果这些骑兵不跟我们打正面呢?如果他们是利用战马的机动性,跑得快的优势,不跟我们正面作战,而是去劫我们的粮道,袭击我们的补给,让我们的军队吃不上饭,喝不到水,最后不用打就能赢了。”
“如果你再犹豫不绝,要等个几年再出兵,那拓跋嗣在元老重臣和核心部落的支持下,会渐渐地平定各处的反抗与叛乱,稳住阵脚,草原人一向是敬畏强者,他会趁着在中原的和平时期,在稳定了漠南之后数次攻伐柔然,柔然虽强,也不过是典型的草原式打法,碰到十万以上的北魏骑兵来攻,必会远遁,虽然说这是草原部落的常态,但面对强敌不战而逃,是会失了各部之心的,到时候漠北的高车,铁勒诸部也会臣服于北魏,反过来攻击柔然,如此一来,漠北的柔然汗国会土崩瓦解,自顾不暇,哪还有力从北方再攻北魏呢?”
刘裕冷冷地说道:“贺兰夫人,你是只要灭了北魏,消灭了拓跋氏的部落,报了仇就可以满意了,可是对大晋来说,这有何好处?且不说我现在还没灭了天师道,就说这大晋,征战连年,国内打得一片废墟,这种时候,再强行出兵攻打北魏,先不说师出无名,就算我们打赢了拓跋嗣的主力,也最多是收取河北南部和黄河以南的北魏地盘,拿个邺城之类的地方,别的地区,是根本无力继续攻取或者是推进的,反而是青州和江北出兵打河北,会造成这些地方的空虚,那后秦的中原军队就会袭击我们的侧翼,甚至夺取青州,我们在河北的军团就成了孤军,最后连撤回来都难了,这就是无论何时,我都要在保护侧翼安全,最好是夺取后秦的中原之地的情况下,才攻打北魏的原因,所有的兵棋推演,也是一半出兵河北,一半向西扩张夺取北魏的兖州之地,以防后秦为第一要务。”
贺兰敏微微一笑:“怎么,你那天下无敌的北府军,难道没有骑兵还打不过北魏的骑兵了吗?我可是记得,你们打败南燕的铁骑,最后灭了拥兵数十万,铁骑近十万的南燕时,可是基本上以重装步兵为主啊。”